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探索的问题。随着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阅读中“以生为本”“以读为本”“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意识在不断加强,但想要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下面我想结合自己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谈一谈阅读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染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就本课而言,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立足学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有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本文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与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上课时,我抓住“帝国主义”“租界”,结合课外资料,引领学生了解那段屈辱的历史,为阅读教学的高效开了个好头。
二、研读文本,抓住重点,做好内容取舍。
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做的是研读教材,领会编者的意图。正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说的:“课前,教师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掌握好了,才能取得和学生对话的资格,进了课堂,才能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才能和学生交流。”可见,深入研读教材,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而且,教师只有深入研读文本,感受作者跳动的脉博,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经过深入解读文本,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取舍,重点抓住第八段引导学生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首先朗读这一段,然后想象画面谈感受,然后让学生观看资料,感受百年前的中国所受的屈辱,接着思考:周恩来可能会想些什么?这样的设计直指人物内心,使学生心灵受到了震撼。这都是我深入解读文本的结果。
三、有效提问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点。
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得失。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首先,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其次,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如在执教时,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中华不振呢?”“此时此刻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教师“导”的作用,引领学生一步一步深入理解文本。
总之,只有我们准确地钻研教材、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才能够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使学生在有效的语文课堂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素质。
(作者单位:济宁市枣店阁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