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教学使语文课堂充满新意和活力
文/崔乐
《语文课程标准》提道: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谓人文性,即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性差异。因此,在语文这门大课程中的教学中倡导个性是一种方向。那么怎么在语文课堂中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呢?在教学中我逐步摸索,有了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改变角色,课堂变“冷色调”为“暖色调”。
在传统的教学中,孩子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搞的老师象没有感情,不苟言笑的零碎知识传播器,学生如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说话一个口吻,思维一个模式,更不敢说不敢问。事实上,只要是人,都希望时刻生活在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里,这就要求课堂教师应是一个调色师,用真挚的心灵、宽阔的胸襟、信任的目光、常识的态度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课堂气氛,让课堂充满一种暖色调。这样学生自然就消除了顾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尊重选择,变“千人一面”为“我心我需”。
教育不是告诉,语文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欣赏感悟都必须带有浓重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师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喜好、阅读方式、思维模式来束缚限制学生,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变“千人一面”为“我心我需”。
三、创设情境,变“三尺讲台”为“旋转舞台”。
古诗意蕴深厚,音韵和谐,但难以理解更难以进入诗境,悟出诗情。一般教授古诗都采用读诗题,解诗句,知背景,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程式化地去教,往往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无趣。在教学中要抓住能激发学生灵感的问题创设情境。
四、课堂练习,变“机械重复”为“个性选择”。
关于课堂练习,很少有老师好好想想应该怎么科学设计,常常是照例做做练习册,抄抄词语之类,这些基础练习固然重要,也需要做,但是为了让课堂个性化的光芒不随着课的结束暗淡,练习也要精心设计。例如: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把作业设计成甲乙丙三个等级。其中,甲类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丙类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乙类作业介于两者之间。这样,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选择作业,就能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这是专门给我设计的作业,我一定能完成好,学生有了这份信心和决心,作业的质量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事在人为.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前行,将自己的点滴体会和独有创意和谐地融入教学实践中,必将使整个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崔乐,女,1978年出生,中学语文中级教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中学任教。有着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在全国省市多次获奖,其中获奖论文13篇,发表6篇,获奖课件4个,参与编写著作一部,获国家级省级优秀辅导教师8次,各级各类评优课获奖多次,成为"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