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为何成为一壶煮不开的水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六中学 单立萍
有人说,德育是一壶煮不开的水。这种比喻形象概括了学校德育的实际。面对社会的道德危机和德育的现状,作为学校和学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德育,探索德育创新的新途径。
一、德育模式滞后
目前,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然而我们的德育工作模式仍处于落后状态,德育工作实效性比较差。首先,德育工作还是以灌输为主要方式,致使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德育离不开灌输,但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学生只能是被动地简单机械地接受德育知识,缺少对复杂的道德现象进行辨析的能力,不能形成解决具体问题的智慧。其次,德育工作以说教为主,缺乏德育实践。如果德育工作不能立足于社会现实,缺乏社会实践,那么德育工作就会没有生命力。而我们在工作中往往把德育实践简单化,定位在看展览、听报告、参加义务劳动等一些简单的活动上。虽然有时我们也安排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大有走形式、走过场之嫌,学生不能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更不必说形成解决问题的智慧。最后,我们还有把德育实践简单粗暴地搞成了政治性活动的倾向。这样,学生就很少能把平时教师灌输的“大道理”运用到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去,更不用说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体悟到新道理。因此,在学生无法解析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时,我们就成了撒弥天大谎的超级大骗子,也就无人信服德育了。
二、德育文化失衡
我们常常把德育分成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虽然分类细致,但我们对学生缺少东西方文化或者说人类先进文化的系统教育。比如说,我们常教育学生要讲究奉献,那么要不要讲究索取呢?从孔子时代算起,我国传统文化就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强调国家、民族、社会利益高于一切,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个人的献身精神,关于个人的权利、个人的物质享受的论说相对来看就比较模糊……因而学生缺少深厚的全面的德育文化底蕴,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相对来说也比较模糊。学生走进社会一旦发现学校德育与社会现实相差甚远,就会诋毁学校的德育,从而导致德育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差,进而影响到学科教育。德育文化失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关注。目前,“人本”“人文”“人道主义”等已成为热点词汇,意味着我们对西方文化精髓正在合理吸收。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我们应该承认它仍然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它反映了人的天性,具有不可忽视的科学性……文化教育是德育的基石,文化失衡会使我们的德育成了无本之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教育学生单纯讲奉献不求索取就会显得空泛、苍白而无力,况且文化失衡又何止是奉献问题。
三、德育过程失真
反思我们的德育,其不足之处有三:假、大、空。一是口号喊得响,实际行动少。由于德育具有隐性特点,其吸引力被削减。因此,在错误认识的诱导下,德育充其量不过是为智育保驾护航,德育在学校中常常处于可有可无的状况,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为智育、升学让路的弊病始终不能彻底根除,造成师生对德育的轻视。二是德育成为政治传声筒,缺少人性色彩。不少德育工作者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没有以人性为根基,甚至有时对抗人性,其结果学生是抵制德育。近几年,我们提倡对人性的尊重、理解和回归,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三是德育与时代主流脱钩,实效性不强。由于德育工作者自身对新时期德育缺乏理解,对德育问题感到困惑,苦无良策;德育与社会氛围、家庭环境产生逆差,教育实践不易与学生心理合拍,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政治课难于触动学生思想实际,德育已经成为一壶煮不开的水。在当代中国,“科教兴国”和“以德治国”的方针应该说是切合中国国情的,但我国德育的魔杖到底在哪里呢?德育危机呼唤有中国特色的完备的社会主义德育内容,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共产主义信仰这些理论如何以浅显、完备、信服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我们迫切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德育的教育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中西合璧,重视对人的终极关怀,为人们思想感情的荒漠开辟出一片充满希望的绿洲。
四、德育身教失常
言教不如身教;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但教师的道德状况又如何呢?六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注意。
1.功成名就、不求上进
有的教师认为高级职称已经评定,没有什么可以追求的了,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得过且过,缺少创新进取精神,稀里糊涂度春秋,反应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麻木不仁,听之任之,放纵学生的不良行为。
2.缺乏自省、牢骚满腹
有的教师自认为高人一筹,追求名利而不得,怨声载道,一方面,工作态度消极,推着干;另一方面,发表消极言论,大骂世态不公,顶着干。这种教师既无实才又无实干,严重损害教师群体形象。
3.陷入困惑、心理倦怠
有的教师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苦无良策,抱怨学生难管,时而豪情万丈,时而牢骚漫天,认为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件苦差事,教海无涯苦作舟,弄得身心疲惫,对学生无赏识之眼光,只有批评之快意。
4.心存障碍、行为失当
有的教师本身并不是道德败坏之流,但他们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有强迫症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偏执症状等。这类教师对学生的伤害也不可低估,见诸报端的种种事件背后都有一个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的教师。
5.不甘清贫、师魂扭曲
有的教师不能忍受教师清贫的生活,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暴富阶层心理失去平衡,导致唯利是图,向学生伸手,索要吃拿,否则恶语相加,冷淡学生,已经完全失去了教师的职业道德。
6.社会气浓、余毒暗流
有的教师工作也兢兢业业,但身上沾上了社会不良风气,身上小问题不少,即使隐藏得很深,也迟早会暴露在学生面前,动摇学生的是非观念,影响了我们的德育实效。
以上六种教师对德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应该引起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和深思,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彻底地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