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群众文化工作之我见

文/靳卫兵

我国群众文化源远流长,几乎贯彻整个历史。同时,她也是产生最早的、文化艺术活动最古老的基本形态。覆盖面之广,参与对象之众是其他类文化所无法比拟的。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创造了狩猎舞、图腾崇拜、求神娱神等各种群众歌舞形式;封建社会时期,我国也有众多的群众歌舞、优秀文化作品的出现;我们党历来重视群众文化建设,从1929年的《古田会议》到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党都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以指导在革命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建国以来,我们党领导下的群众更是创造了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然而,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下的多种选择给传统的群众文化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传统的群众文化变得冷清了许多。本方就新时期下群众文化工作做一些探讨。

一、群众文化遭遇冲击现状

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的文化消费给群众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人们的文化消费多了需多选择,如以商品形态存在的舞厅、音乐餐厅、电子游戏室、卡拉OK厅、桌球室、网吧等,由于其灵活的文化样式,迅速赢得人们的青睐,而传统的群众文化,因为其相对单一枯燥,不能满足人们随意、洒脱、自然和清闲的心境而被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所遗忘。 
  其次,大众传播媒介对群众文化的冲击。大众传播媒介,如收音机、电视等自从其传到我国,就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因为它们不仅能给群众带来娱乐,还能为人们提供信息。如今,不管人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一些突发性的事件都能通过大众传媒迅速而及时地传播开来。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电视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的位置已经越来越重要。因此,谁占领了媒介市场,谁便能拥有最广泛的群众。 
  第三,群众文化结构的多元化,个性化对群众文化的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自主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文化上的自我参与和自我欣赏,审美需要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群众文化消费,因为年龄、阅历、知识结构的不同,其欣赏结构也存在极大的差别。面对群众文化结构的变化,群众文化必须做出改变,以占领文化消费市场。 
  二、新时期下发展群众文化策略   
  1、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 
  群众文化不能拘泥于任何一个环境和方式,而应该开展多种形式,利用多种空间。如目前流行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老年文化、青少年文化和老年文化等,都是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如果这些空间利用好了,那么群众文化工作就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2、发展通俗文化事业 
  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比较接近平常人的心态,更能亲切、生动地反映普通人的思维和情感,直视平凡的人生。因此,不仅在中国,就在国际市场上,人民大众也比较喜欢现代的、通俗的、潮流的文化艺术。在以后的群众文化工作中,一定要改变过去的习惯。 一是要彻底改革群众文化工作的旧模式、旧体制。二是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人才,培养自己的通俗创作群体和表演人才。应当创造条件让群众文化工作者到通俗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学习经验,以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整体水平。三是要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和应用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器乐设备。

3、发展城市广场文化 
  广场文化是现实城市文化环境和综合文化实力的重要标志。在计划经济时代,广场文化一度非常繁荣,为活跃当时的精神生活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广场文化虽没有以前那种特殊的地位,但仍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
  建设广场文化,必须注意以下三个要素。首先,广场文化要避免政治、经济色彩过浓,避免过于功利性。其次,市场文化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审美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第三,要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广场文化应当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宗旨,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必须铲除那些低级趣味,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相背离的腐朽的和落后的精神垃圾。

作者单位:河南省内黄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