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能力的探索

 

阿坝州黑水县色尔古寄宿制小学校:刘群英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摆在每位数学教师面前的问题。新编数学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已为这方面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呢?

一、     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生亲自实践,在实践中感知、在实践中创造,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如在学生学了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知识后,我结合数学课堂活动课,让学生用七巧板拼摆各种几何图形和各种形状的人、物造型,将拼摆的图形一一画下来,学生感到十分有趣。不同层次的学生拼摆出不同的图形,展示了各自的才能,然后将学生的作品一一展示在黑板上。学生看到自己的创造成果,非常高兴。这样的教学效果,只有学生的身体力行,才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以至用。教师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了第一单元认识方向后,从单元检测效果看,有少数几个同学的成绩很不理想,原因之一方向感差,另一原因是把谁在谁的什么方向地图本身的方向相混淆了。鉴于这种情况,我把这些学生带到操场的最东边,说:你们现在是在操场的东边,是相对于操场来说的。然后任选两位,排列好,说:甲同学在乙同学的东边,而乙同学在甲同学的西边,两人都在操场的东边,比较的对象不同,不能把比较的对象与地图本身的方向相混淆,明白了吗?通过联系实际,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如学习完10以内数的认识后,我利用这些数给每组学生编号,利用按号排队等形式练习序数、基数等。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中学习,不会感到学习的辛苦,可大大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了“24时计时法后,经常提一些与时间相关连的问题,例如:卓玛740到校,1150分放学,她上午在学校的时间是多少?等等,通过创设情境,培养了学生解题的能力。如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时,学生已懂得了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但余数的作用不是只用来验算,若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就止步,那所学的知识运用太少。为此,我上了一节“余数能帮你找到……”的数学活动课,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学以致用。余数能帮你找到过几天后是星期几。 如:今天是星期四,再过十五天是星期几? 一星期有7天,15÷7=2……1(星期五) 余数1就是条件中的星期几的后一天,余数2就是后两天,如此类推。

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只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会让学生对数学这门枯燥而抽象的学科产生兴趣,解决问题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

数学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加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                                 

样报请寄:阿坝州黑水县农业银行易金蓉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