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济南的冬天,老舍先生早有描写,那是老济南的样子。如今的济南并不是那么吸引人了,不过济南的冬天确是有些可爱的。北国的冬天使人谈之色变,唯独济南可堪称为暖冬。入了冬以后好长一阵子叶子都不会落,即便干脆发黄,在偶然的微风中也可听得悦耳的驼铃。一行行排列整齐的树,如果你能把它们想象成驼队,它们确有大漠走驼的诗境。在济南的冬季里触手可及的都是阵阵的暖意。

今天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就一股脑儿地扎进博客圈子里,然后回复那些留言。无意间,一个名字和一小段留言使我的血脉在这个深冬里沸腾,一股强烈的情感在我的心底冲撞。

留言者恰是我高三的语文老师。

老师是一个极为和善的人,高三一年里由于我的作文常常跑题或是偏题,我时常要找老师帮我指正。记得每次把稿纸摊在他面前,他总是一脸的无奈,然后会耐心地给我分析。我很清楚他的无奈,他曾多次教我要如何审题,然后如何按照题目要求写作。每次都有一种辩解的冲动,但最终看到他慈蔼的脸颊,和无奈的神情时我又不愿说出我不切实际的想法。毕竟这个世界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现实构成的。我没有理由要拒绝现实。我多想告诉他,我厌恶高考作文式的写作,讨厌高考作文的空泛,可是我终于没这么讲,只是以我的行为去尽量避开那种形式,结局总是跑题或偏题。我曾经有过一个很幼稚的想法:“赶快结束我的高中生活,这样我就没必要按照题目要求作文了。

高中生活的结束要比我预想中快得多,后来我终于如愿地摆脱了高考作文。然而,我终于没有把我对于写作的狂热告诉过他。也许从我许多的行为上他已看出了我对写作的喜爱,但他从未向我谈论过写作,这大概是因为无谓的讨论并不能给我未来的生存加上任何筹码吧!

老师的留言中说到,他知道我很喜欢写作,但这条道路并不好走。平淡中带着真诚。我从未想过,在老师的心里还留有对我的记忆,而且是最真实的记忆。在老师的学生中,我算不上是一名好学生,而且成绩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我曾错误地以为只有那些好学生才会在老师心里留有一丝记忆,从未想过,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是像父爱母爱一样地不分优劣。我们习惯于把尊师作为一种高尚的情操,却忽略了老师对学生的淡淡的师生情也是一种伟大。

文学这条路并不好走.”能够说出这句话的人必定知道文学这条路的分量。也许,年少时他也是像我一样地满怀着对写作的狂热才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是经历一番苦苦的挣扎后,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结论是残酷的,道路是艰辛的。可以看得出,这句话决不是一个老师对其学生都谆谆教诲,而是一个曾经热爱写作的灵魂对另一个热爱写作的灵魂的警醒。

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一个怀有伟大梦想而且曾经为之挣扎过的灵魂最终被现实击碎。结果由神圣一跌千丈,成为了边缘人物。只得在一所学校里教书育人。教师貌似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称谓。但是谁会在意,所谓的伟大无非是聪明人为了维继一种牺牲而对愚者虚构的谎言呢?

每个人都会有最初衷的梦想,到最后绝大部分的梦想依旧只是个梦而已。作为一个弱者,我更同情那些比我还要弱小的人。但是我并不认为弱小是卑微的代名词。尽管我们的人生坷坷坎坎,我们仍然有理由生活得很好。

偶尔看一些老师的博文。文章都是一些日记式的平淡的内容,但字句里透出的真实和写文章者对生活的热爱却是显而易见的。老师未有过大的空想,不过是在很用心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为生活营造一种平淡的美。如果把这种生活方式与许多所谓的成功者相对比,那些成功者竟是多么的一无所有啊!家庭”“工作本该就是生活的全部。当我们拥有一个宜人的家庭和一份舒心的工作时,我们没有理由去抱怨一切。享乐,首先要学会为自己创造一个享乐的心态。

中国是一个尊师的国家,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美言。古人敬师重于敬长辈。然而,在当今,老师似乎成为了边缘人物,“老师这个称谓似也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职业代号。

当然,我不推崇以师为父的观点,因为给老师冠以长辈的头衔反而会限制其交流。我更倾向于友师。可是谁会情愿以师为友呢?于是,老师在他的学生当中成为了一名孤独长者,听起来似有些凄凉了。

尽管如此,老师并未把自己与学生隔离开。我母亲也是一名教师。每每听她谈起她的学生,不过是一句平淡的陈述,就像提起她的孩子一样自然。他从不会把她的一个出人头地的学生当作她的奖章,也不会讨厌任何一个不好的学生。对于学生的过错,老师总会有足够的宽容去原谅。

也许老师的伟大之处恰恰是他们的这种淡然的人生态度。无论对于学生还是生活,他们总是以一种平淡而又真实的态度去面对。

已经有半年未见到老师了,不过我有足够的理由去相信他会生活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