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从毅力抓起

/李益人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 一书中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强调了兴趣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但学校学习科目的设置和考试题目的安排是以社会的需求、选拔的需要为标尺的。而不仅仅是应学生兴趣而创设的,绝大多数学生很难对所有的学习科目都感兴趣。不感兴趣也要学下去,而且还要学好。这就凸显出意志、毅力对学生成才所起到的作用了。

细心的老师和家长会看到,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在学习、生活方面有着坚强意志和坚韧毅力的孩子,他们有理智,能忍耐,能坚持,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能调整好心态专心去做自己不感兴趣但又必须做的事情。反之,也有一些孩子,天性聪明,但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严重偏科,这些问题往往出在意志上。怕苦,任性,散漫,不坚持,常立志而又常丧志,这都是意志薄弱的典型表现。 

非智力因素包括许多方面,对于孩子来说,意志应该是一个重点。意志是披荆斩棘的利剑,是为了达到目的,自觉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是通过毅力表现出来的。如果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学习上苦下功夫,锲而不舍,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成果。同时,意志的制止功能也能帮助孩子排除不良情绪(如恐惧慌张、挫折感、悲观失望和狂喜等)的干扰,保持平静的心境面对学习。

毅力还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杰出人物几乎都是意志非常坚强有毅力的人,如:包羞忍耻著青史的司马迁、高位截瘫不坠青云之志的张海迪等,无一不是有意志的强者;而几乎所有一事无成、陷入犯罪泥沼者都是意志薄弱者,他们无法掌控感情,抵挡不了诱惑,或随波逐流或莽撞冲动或颓废消沉,鲜活色彩被薄弱的意志所掩盖。以致使自己的人生平淡而灰暗。

当今孩子的意志品质情况也不容乐观。这首先是家庭教育失误造成的。对独生子女生活方面的溺爱和迁就,会助长孩子的任性和怕苦。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严重妨碍孩子意志品质的提高。因为意志本质上是自己管住自己,老师、家长管得太多,孩子就没有机会学习管理自己了。其次,家长对孩子的过高要求也破坏孩子的意志,因为意志品质只能在压力较大而不算太大的情境中才能提高,压力过大会使孩子在失败中丧失信心,导致放任或放弃,意志也就无法发挥应起的作用了。 

那么应该如何塑造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呢?

一是要教会孩子独立承担责任。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家长绝不要插手,更不能包办。即使一时无法判断孩子能不能做到,也应该让他先试一试,再决定帮不帮、帮到什么程度。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做到的事情,老师、家长哪怕只多帮一分,都在阻碍孩子意志力的发展。这方面成年人犯的错误太多了,因为总怕孩子受委屈,他们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他们心软。这种“心软”其实是成年人意志薄弱的表现。可见,要想使孩子意志坚强,家长自己先要做一个理智的人、能保证自己的"爱心"不泛滥的人。 

二是要学会拒绝。绝不可以认为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谁就是爱孩子,那样会使孩子任性,任性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兴趣为中心,无视他人感受,无视制度、规则约束的行为,任性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长必须学会拒绝,否则就是在鼓励孩子放纵感情。                                  

三是要做到延迟满足。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不要立刻满足,要他等一等,是让他学会忍耐,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他所要的东西不是立刻就可以到手的。有意识的磨孩子的性格,磨他的脾气,使他变得更有弹性,更有耐心,更有恒心,这对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习是慢功,不能一蹴而就。 

四是要学会"撤退"。当孩子遇到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家长不要硬逼他完成什么指标,要学会“撤退”。“撤退”不等于“败退”,“撤退”之后要看看孩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给孩子订过高的目标,打不胜的仗硬要打,不仅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反倒是很容易摧毁孩子的意志。

五是给孩子找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做。例如天天坚持晨练,每晚节食,每晚写日记,天天为教室开门等等。这种事对培养孩子意志作用很大。但不要硬派,要和孩子商量,让孩子自己下决心。如果孩子半途而废,家长要再给孩子机会。培养坚持性,本身就需要家长有坚持性,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要讲什么大道理。培养意志靠的是行动,而不是说教。 

总之,现在的孩子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这个社会的栋梁,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而造就“栋梁”的工程又是艰辛而又需要坚持的长期行为。培养孩子的坚韧毅力,顽强的意志是对教师、家长教育艺术的考验,更是对教师、家长毅力的考验。“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意志坚强、富有智慧的长者才能培养出有毅力的孩子。让我们做个有毅力的教师、家长,精心培养有毅力的孩子。

(作者:河南省濮阳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