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新能

贵州省纳雍县新房中学 朱加林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创新能力,是指在一定动力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育,当然责无旁贷,应当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益的途径。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呢? 

一、 给予自由空间  鼓励创造精神    

所谓给予学生自由空间,其实就是教学中的民主精神,即为学生创造一个既严肃紧张又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他们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及时完成作业;答题时与老师的讲授一字不差,可是一旦离开课本,离开老师他们就不知所措,寸步难行。的确,长期以来的模式化教学和语文教学中教条主义的习气,从内容到形式都给我们的教学造成许多有形无形的牢笼。面对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生活,学生的感觉、想象、思维和情感却都被引导就范于固定的模式,只有符合这模式的才被允许,才能得高分。这样僵化的教学只能造就僵化的头脑,它不仅使学生心情压抑而且严重禁锢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因此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还应鼓励和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开发学生创造性智力,即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根本途径是优化课堂教学,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趋势进行诱发性教育。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引起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分析、综合、推理,进行创造思维。而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才会使其遂渐成长为具有大胆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的现代化人才。 

二、 引导学生质疑  

启发创造思维爱思考,善质疑,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质疑,是深思的结果。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形成了学生只听,只记却疏于思索的状况。不少学生你问他有问题没有,他总是说没有,但一考试起来成绩总不好;还有部分学生作文书看了一大堆,可是写起作文来仍旧无从下笔。究其原因,就是他们虽记住了某些知识或词句,但没有深入理解,不会应用,更谈不上创新。因此启发创造思维,首先要引导学生质疑,把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遂渐使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发展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    

例如在《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后因势利导,我又引导学生用一个字概括全文,学生们更是深入探讨并明确了皇帝受骗、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孩子揭骗的人物关系。此后我们又共同将它设计成了一个扇形的板书。这个板书十分新颖,学生再一次被激起求知的兴趣,我又问能摇动这把大扇子的动力是什么呢?这么多人受骗上当的原因是什么?小孩为什么敢说真话?最后总结得出:因为私心使人们上当受骗并相互欺骗,只有无私才能无畏。学习课文后我激励学生口头作文,课文续写一个结局。学生兴趣高昂,一个个思涌如泉,出口成章。尤其是开始形象直观的影片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触发点,使他们在创作时对人物的性格,情节的发展,乃至语言的夸张都有恰当的把握和处理活跃的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就在我们教学将近结束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说,他认为这个皇帝并不很坏,相反在这个角色的身上能看到我们自己的一些缺点。我感到学生的思考较深刻,又通过计算机调出一些有关分析研讨的文章,阅读之后又与学生一起探讨了文中所折射的对人类虚荣与媚俗的批判。 

三、 培养创能力  

没有知识的积累,就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发展。可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时间、精力等的限制,中学生知识面多数较狭窄,尤其阅读的数量与质量都还处于较低下的水平。在让阅读教学走出费时低效的问题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介入又一次充当了好帮手。首先,提供阅读情境,优化阅读心理。语文课本是学生们最基本的阅读素材,课堂是他们走向阅读殿堂的途径。可是我们许多语文教师总怕学生看不懂,还没让学生读就先把好端端的一篇美文由字词句逐步解剖得体无完肤,不仅完全破坏了文章美感,也驱逐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尽力为学生装提供良好的阅读情境。如诗歌散文,我为之添加相应的音乐背景渲染气氛;实物说明,我为之补充对应的实物图像加深印象等。在阅读教学中运用CAI,将人类第一信号系统反映的实物和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直接联系,结合使用,将无声的书面语言、有声的口头语言和形象直观的画面结合起来,为阅读教学提供质感受极强的形音义集合体,使教学信息传递的量和质都产生了飞跃。其次,补充阅读材料,管理阅读活动。结合课内学习的进程,我和学生一起收集、编制了一些补充性文章,建立自已的阅读库。这样不仅查阅方便简捷,而且有方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和阅读水平,选做文后的辅助训练,及时信息反馈学习效果,巩固知识。甚至能让一部分理解力强的学生通过一次次的阅读认识,一步步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