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民族复兴,艺术教育不可缺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马欣

 

    核心观点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如何提升文化艺术的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我认为,根本途径就是广泛普及职业艺术教育,提升艺术教育水平,让艺术走向大众,使艺术成为一种全体国民的素养

    纵观历史,任何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无不在艺术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实力,这些国家通过本国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等传播和辐射到全世界。

  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必须要树立艺术上的自信。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如何提升文化艺术的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我认为,根本途径就是广泛普及职业艺术教育,提升艺术教育水平,让艺术走向大众,使艺术成为一种全体国民的素养。

  让艺术走向大众,当然要让群众看得懂、看得明白,而且看懂和看明白的人越多越好。不过,艺术品毕竟不是生活日用品,有的艺术形式为群众喜闻乐见,有的则要通过引导才为群众所理解、接受。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于今年初启动了“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市民可以免费享受“一对一”的艺术教育。

  目前在我国,学校艺术教育仍是主要的教育形式。应该看到的是,许多社会机构具有学校艺术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有着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但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许多机构追求经济利益,削弱了社会化教育的功能。社会化的艺术教育虽还未形成主流,但也将是艺术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

  此外,我们要走出艺术教育本身的狭窄圈子,提倡整个学校教育的艺术化教育模式。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早已超越了传统内涵,艺术就是生活,衣食住行、举手投足皆艺术,接受艺术化教育是提升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精神因素,这是现代艺术教育的方向,也是艺术教育与科学、技术、伦理、人文的全面结合。艺术教育最终应扩展为文化的教育。

  艺术修养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素质的象征。意大利、法国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艺术家?这一现象不是偶然的,与其进行的国民艺术修养教育密不可分。世界级艺术家必在有着深厚艺术修养的国民土壤中诞生。我坚信,未来的中国,也一定会出现大批顶尖的世界级艺术家。

  (作者: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记者 何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