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与个性培养
河南省郸城县第三高级中学 李西锋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个性是教育的根本,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两手一起抓,全面促使学生完美个性的形成,切忌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20世纪60年代,日本提出了创新教育的要求,但是,由于他们过分强调个人对集体、国家绝对服从,造成对个人的个性压抑和扭曲,最终导致社会成员创新能力下滑。八十年代开始,日本认识到了个性对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开始调整教育目标,把个性培养放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适应社会需要而高度发展的多样化个性的张扬是创新的本质,所以个性培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忽视个性教育的培养,就不是真正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不能一味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他能给世界带来许多新奇有趣而又有意义的东西,比如爱迪生给我们的是生活和工作上的便捷,比如张艺谋给我们的是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但是,如果没有人文情怀蕴含在创新活动之中,那么这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带给世界的就是更多的破坏,甚至成为杀人的工具。比如小偷研究的万能钥匙,钥匙的功能越强大,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全危害就会越大。具有创新能力,造福人类社会,这是一个个性完善的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准侧,所以,人文情怀是创新教育必须补上的一个重要课程。
创新教育不能过分强调创新方法的教育,而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一味强调对学生创新方法的培养,会使学生走入创新的死胡同,机械地搬用所谓的创新方法,从而会使创新成为一种模式,最终导致创新的死亡。其实,创新教育也包括创新方法的创新,而真正的创新是没有固定的方法的。要想使学生不是一味地使用所谓的创新方法进行社会活动,就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理念的教育。创新,从原则是来说是理念的创新,方法只是理念的形式表达。如果爱迪生只注重研究方法,而没有打破常规的创新理念,他就不可能用各种材料反复试验,最终研究出新的灯丝,使电灯真正成为电灯。如果张艺谋只注重导演的技巧,而没有继往开来的创新理念,他就不可能导演出一部又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
具有创新理念,是学生个性完善的又一个重要的方面。一个具有创新理念的人,他能够更好地把自己的个性向深处发展,他能够从思想和理性的角度让自己具有独特的个性而又不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创新方法只是学生走向具有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所以,在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时候,要把创新理念放在优先的地位,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
个性培养就是使学生各种素养得到整合,均衡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健全的、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创新教育也不能违背这一点。有了完善的个性,创新就会成为这个完善个性者的社会实践活动,他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为社会创造有价值、有意义的新事物,从而丰富我们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