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河南省义马市第四初级中学   李晓环   

人文教育乃情感教育,通过情感的无数沉淀而形成思想,形成品质,它的效应的产生是需要环境、需要氛围(当然不能排斥使人们懂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识记教育)。历史乃人文之本,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历史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科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例如从“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甲午海战中“双绝”的邓世昌等历史人物,他们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民族精神,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教育,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 

、通过历史文化遗产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这些丰富的遗产不断激励着炎黄子孙的后代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中国古代的瓷器,通过对瓷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能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进程,反映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启发、诱导,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如:唐代多姿多彩的服饰,反映出唐代中国的繁荣昌盛、政治经济文化的开放,世界各国派大批“遣唐使”到位中国学习以及当时中国海纳百川气势,这些无一不说明当时中国经济的强大与友好,人民生活的富庶安康。唐代的服饰所呈现出的包容、开放、大气、进取的文化精神,也是我们培养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使现代中学生了解历史之美,文化之美是无国界的。了解文明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属于全人类的。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历史事件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部人类历史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成就的民族,在科技、文化、军事等众多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带来了社会改革、经济繁荣的史实枚不胜举: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历史事件无一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及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这些改革为国家政治上的清明、经济上的繁荣和文化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通过影视作品赏析、参观历史古迹等形式,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影视教育是指利用影视作品对一定的接受群体进行一定目的的人文教育。而我国影视作品中有大量的历史故事题材,如《孔子》、《毕昇》、《永不消失的电波》、《建国大业》等这些影视作品,以直白浅显的图解方式、以拨动人们心弦的语韵环境、以贴近生活的短距离环节,向人们输送着一种主体的动感文化信息,消除了传授者与被传授者之间因文字、文词而产生的认知障碍,用声情并茂、生动形象的人文氛围拉近了传授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情感距离,有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社会生活启迪着人们的心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参观历史古迹更是直观的历史教学方式,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劳动人民创造的成果,更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操,如参观威海古炮台遗址、参观敦煌莫高窟、参观秦朝兵马俑及到万里古长城,那种由衷而生的情怀是无以言表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勇敢、富于发明创造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创新连绵不断。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层出不穷,尤其是天文历法、中华医药、古代建筑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灿烂辉煌是一种丰厚历史资源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宝贵资源。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一重任,在历史教学这一领域中发挥人文教育作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