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弱势学生一点爱
文/范艳丽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尊敬老师、遵守纪律,甚至有些逆来顺受;他们性格内向、寡言少语、反应较慢,长相也不乖巧,不会讨人喜欢;他们虽然很努力地学习,但考试成绩总是落后,又没什么可以让人赏识的明显特长。他们大多数家庭条件较差、心理负担重、不善交际,或者身体有残疾,表现不出丝毫的优越感,总是离群索居。这样的一些学生,在这里姑且称之为“弱势学生”。 ??? 根据农村小学生弱势群体的实际状况,在相对弱势群体中最突出、最普遍的有以下四类:
1.贫困学生。这些学生常因为家庭处于偏远农村或兄弟姐妹多人上学,或丧失父母或父母下岗家庭无固定的经济来源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他们或因自己的穿着、生活、零用钱等情况不如别人,对任何事情反应冷淡、毫无兴趣,觉得生活没有多大意义,或成熟较早,自立意识强,事事争强好胜,不甘落在人后,怕被人瞧不起。于是,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生活在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之中,交际范围狭窄,不善于沟通,不能接受其他同学或不能被其他同学及集体接受,性格孤僻。
2.留守学生。这些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寄宿在公婆家或亲戚家,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低、隔代抚养、家庭事务多等原因,导致与孩子不能进行思想沟通,对孩子教育管理处于游离状态。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道德品行较差,常有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当教师发现问题时,由于无法及时与家庭取得联系和沟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导致孩子出现心理等问题。
3.后进学生。这类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大多对事物有较正确的评价、判断,但不能以此来要求自己,违反校纪校规乃是家常便饭,由于经常体验学习的失败,并且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缺乏爱和信任,常会使他们自卑感增强。
4.可以干预的生理疾病学生。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缺乏方法,学习效率低,学习基础差,且行为不规范。长期受到同学的岐视。进而形成不良心理。
那么,这些学生他们在集体中的处境如何呢?通常情况下,大多数老师关心疼爱的是学习好的,批评教育的是调皮捣蛋的,放心经营的是中等的,容易忽视的是弱势学生。因为好学生给老师争面子,老师不能不爱;调皮学生给老师添乱子,老师不得不管;抓两头带中间,中等的学生自然平安。唯独这些既不能以优异的成绩取悦于人,又不可能有大的长进,也不会因为调皮捣蛋而成为班级管理焦点的“弱势学生”,成了被忽视的对象。于是,由于我们不自觉地忽视或者关心不够,往往就会给这些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甚至是严重的打击。
在我的班里,有这么一位女生。她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家庭比较贫困。她本人性格怯懦,反应迟钝,沉默寡言,成绩也不好。经常穿得脏兮兮的,头发也极少梳洗。同学们笑话她已经严重破坏了班级形象。同学大多不愿意与她同桌,也没有玩伴。有一次课堂上,我让各小组讨论习题,随机抽取一名学生代表所在组到台上板演。各组学生围在一起热烈的讨论。她可能对个习题不能理解,走到一名成绩较好的学生面前问,那男生有些厌恶地看看她,用手指了指前面的另一个同学,意思是让她问别人。她非常尴尬的回到了座位上,又拿笔在书上画来画去的。这个细节我看在眼里,心中一痛,她也是想学习的呀,却这么遭人排斥。我走到她面前,仔细地为她讲解了那题,终于她明白了过来,我夸了她几句,她高兴得脸有些红了。在以后的课堂中,我经常的提问她,表扬她的点点滴滴的进步。鼓励她多参加班级的活动,积极地表现自己。渐渐地她变得活泼了些,脸上有了难得一见的笑容,那属于孩子的天真的笑容。目前,这名学生成绩已经上升至班级中等水平了。同时也知道注意形象了,衣服穿得很整洁了,头发也梳洗得很漂亮。
孩子都有上进心,特别是弱势学生,都希望得到表扬、肯定、赞许、赏识,而这些教育就像孩子精神世界的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当他们因为进步或做了好事受到表扬、肯定、赞许的时候,都会在情绪上得到满足,在精神上受到刺激,思想和心灵上产生快感。这样,积极的内心体验就会逐步丰富和加深,从而产生再进步或再做好事的欲望。我接触到不少这样的学生,我想过很多,但在这里我只想这么说:这些学生心理更脆弱,这些学生更需要我们的理解,这些学生更需要我们的爱,这些学生更需要我们的表扬,比其他学生而言。
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得到平等的待遇,克服主观好恶色彩,做到不偏不倚,要充分创造条件,为弱势学生提供展示个人特长和能力的机会,努力培养弱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密切关注弱势学生,保护弱势学生,为他们提供安全的环境,注重对弱势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如果我们这样做了,他们就会给点阳光就灿烂:他们转化的更快,进步的更快,会为了你的一个目标付出更多的努力。
老师们,家长们,多关注一下我们的所谓的弱势生吧,多给他们一点爱吧,只要我们在思想上重视对弱势学生的关注,在行为上注意对弱势学生的关心、帮助、教育和引导,我想,我们的班级就不会再有弱势学生,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会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在同一片阳光下成人成才。
(作者:江苏省邳州市港上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