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学校生物教学的现状与呼吁
文/谭鹤华
一、老区学校的现状
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少老区学校还在以考试成绩论英雄。为追求升学率,出台各种各样的奖惩制度,以考试成绩的优劣,评选出“优秀学生”、“三好学生”,并予重金奖励。又以考试成绩的优劣,决定着教师的绩效工资和奖金的多少,以及评先评优的标准。而只以考试成绩作标尺,几乎成了全社会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的唯一标准。教育主管部门,对考试成绩好的学校及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各个媒体也争相对中高考优胜者予以采访与报道。
二、老区学校生物教学的现状
1.领导不重视,生物成“副课”。从小学开始,人们就特别关注“语数外”的学习。在中高考里,“语数外”是单独考的科目,称之为“主课”,生物成为了“副课”。按《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的安排,初一年级生物每周三课时。可现实教学中,只开二课时。目的是给“主课”让道。可初一年级生物教材中内容较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于是教师们只好紧缩教材内容,就重避轻,按考试要求处理教材,考什么就将什么。
2.生物学科无实验。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大量的实验、探究、观察、操作等,学生既要动手,还要动脑。必须经历亲身实践,记录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等综合过程,才能真正获得生物学知识。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探究及实验几乎不做。究其原因如下:
其一,没有时间来完成探究和实验。初一二有探究题13个,实验12个。这还不包括演示实验等。如果每个探究与实验都要认真做好,教材内容很难完成,加上探究内容还要利用较多的课余时间,而现在学生在校期间根本就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不可能去完成探究等相关内容。
其二,学校实验仪器配备不齐或是“以次充好”。有些仪器有数量,但质量却很差,学生实验难以顺利完成。这也逼迫着教师将探究与实验内容有选择性地做,绝大部分只在复习时,按考试要求,让学生“死记硬背”。
3.教师素质偏低,任务难以落实。素质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管理方式依旧,教师的教法依旧;习惯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学法的研究与指导、教法的探索与选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设计与运用;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之现在生物教师欠缺,由“外行”教师凑合应付。因而出现了许多标准的“照本宣科”教师。
三、呼吁
“素质教育”,并不是说几句话发几道文就可以解决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
1.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形成共识。素质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党政领导到教育主管部门,从广大教育工作者到每一位学生、家长,都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充分认识完成基础教育转轨的重要性、紧迫性,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有效调整人才选拔机制,淡化中、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中学毕业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并分别对初、高中学校进行评价。初、高中毕业生,一部分进入社会,自谋职业。想求学深造的,统一在招生部门报名参考。参考学生的成绩与录取情况与原毕业学校毫无瓜葛。
3.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使教师队伍真正成为一支敬业爱岗、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锐意进取、勇于探索、乐于奉献的生力军。
4.加大教育经济投入,加快教育建设步伐。增加教育投资,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工资待遇,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吸引更多的“孔雀”回巢,彻底改变“孔雀东南飞”的局面。
(作者:湖南茶陵云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