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牛首二中  任定枝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课程,所以,“发展”为品社教学之本,而“活”,则为品社教学之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所以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的生活原型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大胆灵活地处理教材,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活动,使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同构”。“活”是品社教学的精髓,“活”是打开品社教学之门的钥匙。所以,教学就应该在“激活”上下功夫,积极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让课堂教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一、关注生活,走进生活。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所以品社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而应面向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以学生的原型生活为基础进行教学,品德教学要做到“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让美好的道德理智指导学生的生活,让美好的道德情感滋润学生的生活。只有从学生在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及其感受入手,只有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才能调动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也才能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如在教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购物有学问》这课时,可事先布置学生去调查自己身边的商店及购物场所,了解各处商店的货物的不同时间的不同价格,使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影响商品价格的各种因素及价格变化的秘密,从而使学生懂得怎样才能购买到实惠的商品,怎样才能成为一名聪明的消费者。再如在教学《我们的约定》时,可事先分组让学生去采访学校里的其他老师、领导、工友及高低年级的同学,从他们的谈话中了解自己班级的优点与不足之处,从而制定出全班的共同约定,促使班级向好的方面发展,也使学生增加了集体荣誉感。这样从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使教学落到了实处,也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巧妙导入,质疑激趣。

  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有一段时间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刚上课的几分钟,此时,学生的心思都还在课外,精神还没有集中起来,所以如何打响第一枪,使“课伊始趣亦生”就显得极为重要,那么此时老师就要多花心思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说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语或能引起他们思考的问题,或者是出谜语、讲故事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教《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这一课时,我事先出一个谜语:说它象球不是球,肚子里面啥都有。 人物、动物和植物,全都生活在里头。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天天围着太阳转,猜猜它是什么球。这个谜语的设置,就巧妙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点明了主题,是不错的一种导入方法

       三、游戏穿插,活跃气氛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针对儿童而设置的,而儿童的天性是爱玩的,所以在品社课的教学中穿插一些游戏是有必要的,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更加高涨,也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如在教《合作才能成功》这一课时,我请五个小朋友表演“手指兄弟的述说”五个小朋友表演的惟妙惟肖,看的同学忍俊不禁,在表演、笑声、和思考中,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合作才能成功,这个游戏的设置既可以培养学生上台表演的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更加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再如,在教《毅力帮助我们进步》这课时,上课开始,让全班学生起立,单腿站立,看看哪些学生能坚持到最后,也许一开始,能坚持到最后的很少,但经过《毅力帮助我们进步》这堂课的学习后,在这堂课快结束时,再让学生单腿站立,这一次的单腿站立时间明显的要比课堂开始时要长,这就使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明白了“我坚持我进步”的道理。

       四、引入竞赛,动静结合

      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既紧张又热烈。竞赛可分为两组型和多组型,两组型就是把学生一分为二,答问时可以一组一个轮流答,也可以出题后抢答,抢答更容易激活课堂,但组织不严密可容易造成混乱,需要老师精心组织,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多组型组织起来麻烦些,更需要有周密的安排,应该在竞赛中“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不能把课堂搞成几个尖子生的对擂。例如《我爱读书》这一课,根据前面两个环节的教学,我发现,当前很多低、中年级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迷恋看电视,而忽略了看书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正方:“看电视可以取代看书”;反方:“看电视不能取代看书”的辩论赛,辩论赛过程中,别看他们人小,可说出的道理真能服人,令老师我都刮目相看,通过辩论也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看电视和读书各有所长,不能互相取代,只要处理好时间上的矛盾,看电视和读书就能相得益彰。这样的竞赛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竞争意识,更可以激活品社课堂教学,做到了动静结合。

     五、注重实践,拓宽视野

    品社课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使学生认识社会只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品社课特点决定的,是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生活的有效手段,是课堂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是完成品社课德育的重要形式。 如《我们家的收支表》一课,让学生事先做家庭调查,了解自己家的收入来源、家里的花费、支出,从而使学生深切的体会到父母的辛劳,知道父母亲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所花费的心血,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合理消费,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

     从某个角度讲,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活动,就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要想上好品社课,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有很多重要的因素,所以,做为一位品社老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努力思考,积极探索,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教育性,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既会学,又乐学 ,还要适时、恰当、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达到学科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