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从“伪文化”到“质朴化”

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   章洪鸿

写作教学在很多时候背离了写作的本源,出于功利的目的,出现了许多“伪文化”的作文。倡导生活真情的作文就是对此的回归,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它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感悟生活,呈现生活。让写作真正回归现实生活,让生活化、真实质朴的文风成为写作的主流。

一、“伪文化”作文的市场

说了风声、雨声、虫声,其实人们最为喜爱的是那婉转的鸟鸣。杜牧诗有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甫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仔细听,仔细看,鸟鸣画中多好的春色啊!事实上,各种动物的音乐天赋并不比鸟类逊色,君不曾听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造物主是那么的多才多智,创造了这么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产生了这般美妙的天籁之音。

这种文段是当今流行的作文,似乎能让人眼睛一亮。也许,阅卷者眼睛一亮之后,一篇高分作文就被确认了。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在规定话题下,临场写出这样“功底深厚”的文字,也的确让人刮目相看。然而再翻翻各类作文刊物,看看满分作文和优秀范文,我们会有一个吃惊的发现:此类“文化作文” 竟占了一大半,虽然话题不同,但结构却大同小异。一样的美词佳句,一样的铺陈排比,甚至所用的材料也是那么几个常客:苏轼、李白频频亮相,不是项羽自刎,就是昭君出塞。不是屈原投江,就是陶潜隐居。怅然良久,我不禁疑惑:这些感慨议论都是自然真实的吗?都出自他们的生活体验吗?

每年中考落幕后,商业利益的驱动使许多媒体炒作起一场场“满分秀”,这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中考满分作文有巨大的导向作用,往往一类作文得满分后,就会迅速冒出大批的“克隆版”,由于其“迅速见效”的应试功能,许多聪明的老师就总结出一套以不变应万变的“作文宝典”。学生们也驾轻就熟,一拿到试卷,就装出一副博学大家的样子,无比深沉地“感慨”起来。由于中高考满分作文的误导,滋长了师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学生不愿写生活,写作的本质被弃置扭曲。

二、“伪文化”作文的根源

我认为“伪文化”作文的根源主要由教师、学生和社会的三方面的合力而形成的。

从教师角度讲,近几年来“文化作文”普遍得高分,很多阅卷教师认为这些考生读过不少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显出一定的文化色彩,得高分无可厚非。然而“伪文化”作文也趁机混水摸鱼,骗得高分。参加中高考改卷的老师都知道中高考阅卷进度的催逼使阅卷者成了流水线上的机器,老师阅卷往往匆匆一瞥,谁会认真辨别,逐条细对?样卷及评分标准形同虚设的。阅卷者的喜好和感觉决定作文的分数。而他们大都对“文化作文”情有独钟,所以“伪文化”作文往往会骗得高分。从学生角度讲,让学生写生活,他们往往抱怨没什么东西可写。因为现在学生的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学校中度过,缺少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这早已使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感受,“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只读教科书”,所以他们没时间也没精力去找有意义的生活素材。从社会角度讲,虽说现在是素质教育的时代,但实际上还是分数论英雄,中高考还是看分数来选拔人才。这三方面的合力也就让“伪文化”作文流行起来了。

写生活的作文,取材往往千篇一律。写现实生活的远远不及写“伪文化”作文的得分高。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下,学生写“伪文化”作文乐此不疲,生活素材被冷落,也就理所当然了。但是,黄本荣老师在《作文,魂系何方》一文中所说“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发掘出它们的情趣和意义:不是生活不够丰富,而是不会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去感悟体验它们的动人之美;也不是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做教师的没有手把手地教会他们采撷生活浪花的本领。”其实生活处处可入文,只要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好材料比比皆是:家庭亲情的温暖、读书生活的酸甜、成长过程的困惑、务工人员的艰难、人与人的和谐……这些都是上好的作文材料,只是学生熟视无睹罢了。

素质教育的时代,实际上还是分数论英雄,因此要真正扭转这种不良的文风,必须改变中高考的作文评分指向。所幸已有不少有识之士看到此种弊端并大声疾呼,浙江今年作文阅卷也采取重大举措打击“伪文化”作文,高考作文向来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风向标,高考阅卷的这种倾向,将对中学作文教学产生极为积极的影响。可以预见,写作真正回归现实生活,真实质朴的文风成为写作主流指日可待。

三、“文化作文“的本质

“文化作文”是指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的。它显示的是作者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文化情趣。它需要作者有深层的文化意识、深刻的文化思考、深邃的文化理解和深广的文化视野。我认为,文化作文的本质就是讲真情的作文,决不是取材于诗文或历史轶事就可以称为“文化作文”。而初中生受自身的阅历和文化底蕴的限制,很难写出好的文化作文(当然,对于一部分有天赋的学生则另当别论)。正如王荣生先生所说:“好的散文是人与文的深层交融,对于中学生而言,可遇而不可求 。”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而“伪文化”写作无视现实生活,荒芜了人的心灵世界,滋长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背离了写作的本质。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倡导写生活真情的作文,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感悟与书写生活。这是写作内容、写作思想和写作态度的返璞归真。也就是说,我们要努力寻找到那双发现光明的黑眼睛。我们应该本着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写作原则,发现生活之美,再用艺术的画笔描绘生活,打开创作之门。契诃夫说过:我为你把这生活真实的,也就是艺术的写出来,你就会在哪里看见你早先没看见过,没留意到的东西,生活的反常、生活的矛盾。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即便是最单调,最枯燥的学生活,也同样有很多写作角度:紧张的课堂学习、有趣的课间放松、难忘的寝室生活,更不用说体育课上精彩的片段,音乐课上难得的放纵……似如我们放开眼界,街道上的见闻,家庭的琐事,草木枯荣,气象变幻等等都可入文。我们可以大胆的向生活索取——耳闻目睹、道听途说,大胆拿来,为我所用。但要使文章避免平铺直叙,而能生动感人,则需要指导学生在观察和积累中增加思考和感悟的兴趣,调动灵感思维,使文章视角独特、立意新颖且有深度。

四、倡导生活真情的作文

 我认为倡导生活真情的作文主要的方法有要尊重学生的真情实感,通过阅读开阔视野指导写作,经常性的做好摘记积累素材,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积极参加活动体验生活等。下面就分别从这五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及实施情况。

1尊重真情实感

写作是书写现实,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叶圣陶、夏尊先生在1938年合著的《阅读与写作》中提到:“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的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无尽地流注出来,而且常是澄清的。”一篇作文即使文采不足,但只要充满真情实感,就比只有华美辞藻而思想缺乏、感情缺失的文章有价值。也许学生的作文很幼稚,但只要有真情实感,教师都应该加以褒扬,因为高尚的、美好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一个学生描述了考场失意后回家的情形……安排好饭菜,娘没和往常一样坐在一旁看我狼吞虎咽,而是去扫院子了。抬起泪眼,夕阳下,母亲弓着身子,零乱的头发,斑白而干枯。秋风掠过,一片枯叶飘落母亲的肩头,那瘦削的身影瑟缩了一下,我的心如冰针刺过,冰凉酸痛……小作者善于捕捉写点,没有言语,却从一个背影中写出了望子成龙的母亲的失意和无私的爱,也反映了当代中学生在升学压力下的心灵重负。这一段在班上读过后同学们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也感悟到生活之景才是我们的写作之源也是最能体现真情实感、人性之美的地方。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我用我手写我心”。

2、阅读指导写作

以读促写早已被验证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好方法。我们学校每周抽出一节课作为阅读课,语文老师定期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侧重于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名家经典,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分析名家的写作技巧,让学生感悟名家是怎么写生活的。写阅读笔记,定期召开读书讨论会,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模仿名家的技巧去写生活,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如读了有关“父亲”话题的文章之后,我的一个学生仿写了《父亲,我爱你》:还记得吗?曾经我们的家是那样的穷,妈妈在家带孩子,你一人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每月拿着那一点微薄的工资糊家,可你从无厌倦。那日,你下岗了。妈妈一人坐在沙发上垂泪,她不知以后家里的日子要怎样过下去,不知以后的路怎样熬下去。父亲,我亲爱的父亲。你走到妈妈面前,握着妈妈的手,一字一句地说:“凤啊!别哭,天塌下来我顶着,我一个堂堂男子汉,难道连个家都养不活。”是的,以后的日子,你早出晚归,凭着健康的体魄和别人一些微薄的资助,你重新开始,在人心险恶的商海中摸爬滚打,不知疲惫。每次看到你熬红的双眼,苍老的面容,日益增多的白发,妈妈眼里总是蓄着泪水,而我总是一次次告诉自己,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有出息。 

3、做生活有心人

魏书生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并称写日记是道德长跑我也让学生每天坚持写900秒的日记,做生活的有心人,去留心生活、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当然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一开始可以不规定字数和内容,作文困难的学生哪怕只能写出几十个字,一两百字,只要语句通顺,言之有物,也应给予鼓励,想想如果让学生每天写300字左右的篇幅,三年坚持下来就是非常可观的30万字,一个学生如果认真地写满30万字,你想让他不写文章都困难。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获得丰富感人的写作素材。要启发学生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去观察、感受周围的事物,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要指导学生丰富自己的情感,具有一颗敏感而温柔的心,去感悟生活的真谛,感受生活的真情;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细小琐碎的事物中发现不同寻常的哲理,不同寻常的真、善、美。

第三次模拟考试的英语试卷发下来了,我以118分的成绩获得了全班第一,在兴奋之余,一股失落感也涌上了心头,“为什么不能细心一点拿到满分呢?”我心想,于是决定仔细看一下自己所跌倒的地方,原来就在一道选择题上,“咦,这道题应该是对的呀,曾记得在资料书上看过‘what day is it today?’应该用星期来回答,为什么老师会打错呢?”我疑惑不解,于是决定听一下老师是怎么解释的……

像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作文举不胜举。一旦生活的源头活水被发掘,鲜活的素材就会如泉水一般汩汩涌出。

五、几点注意事项

提倡生活真情的作文同时还要注意以下五点:有时候,并不是教师有意而去让学生写“伪文化”的作文,而是学生的无意所为,这时,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刻意要求学生,这是其一。真实的情感并非都是美丽的情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生活之美,如学生在看广播操比赛时,总是看到别的班级做得不好的地方,这时就要我们及时纠正他们那种错误的观察点,并引导到学习他人优秀的一面来,从而写出人性之美,这是其二。生活体验要丰富多彩,不能单一,否则写作内容流于空洞,这是其三。不能让学生煮无米之炊,要引导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教师做好示范,抛砖引玉,这是其四。教师要细心发现,及时指点,不要一定要等到作文课上去指点,生活处处有语文,不要为写作去写作,要为做人而写作,这是其五。

“山坡上开满了鲜花,在牛羊眼里那只不过是饲料。”谚语如是说,作为语文老师,我觉得它是在提示我们要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美,不要学做光会吃东西的牛羊,连那鲜花吃掉了也不知道。我们善于引导学生,要让学生用他们的黑眼睛去寻找到光明,用他们的生活来抒写出人生的真情,真正做到作文教学的“返璞归真”。我也相信,有真情作文的陪伴,人生也会有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