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教古诗的

  新疆巴楚县三中   王春艳)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因此,学生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诗歌是相随相伴的。对于诗歌的教学似乎人人都会。朗读、背诵、默写三个环节只要完成,这首诗也就学完了。这种机械性教学不适合学古诗,况且,现在的学生普遍怕读书,更别说背诵了。所已,我们必须在教法上想想办法,不能千遍一律地照本宣科,而一定要根据诗歌的各自特色,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它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1 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诗歌是一种需要反复诵读的体裁。诗歌的第一审美特征就是抒情性,痛其他文字形式相比,它的感情色彩最浓,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叙事说理,每一首诗都融入作者的真实感受。所以只要反复阅读,才能领会作者用最凝练最形象的语言表达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师还要反复推敲,抓住诗眼,把握意境,让那种优美的艺术境界,那种可贵的精神境界,均呈现在学生面前,让诗人的强烈感情感染着学生的心灵。

2 新旧联系,相互映衬

教学一首新诗时,要想到以前学过的和此诗时代背景、感情基础、思想境界相同的诗。如讲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让学生回忆小学时学过的《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他的离世之作,临终前想的不是自己,不是儿女,而是国家的未来。使学生了解作者是一位至死不忘恢复失地的爱国诗人,从而产生对作者的崇敬心情,然后转入本诗。此时的作者已是六十八岁的老人,虽罢官归隐,仍志在国家,身体已僵卧却不自哀,还心系祖国,连做也想着铁马冰河的战斗生活。这是多么崇高的爱国情操啊!还有同一时期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样前后一映衬,突出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杀敌雄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3 比较同异,加深印象

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反千古悲秋之传统,唱出了秋日胜春朝的欢歌,表现出身处逆境中的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找了一首传统悲秋之作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旧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让同学们进行比较,相同之处都是写秋,不同之处前者基调高昂奋发,后者悲凉忧郁。教学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时,让学生回忆高适《别董大》。同是写友人话别的场景和依依难离之情。前者后两句在景物衬托之下含有悲凉之情,后者则有安慰,鼓舞之情,这样一比较,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诱发起强烈的朗读兴趣。

4 相互评价,激发兴趣

在诗歌赏析教学中,要改变让老师句句分析,学生字字做笔记的老路子。师生互评,不仅能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还能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及鉴赏能力。如:问学生:你能结合《次北固山下》的内容,猜测诗人是哪里人吗?是洛阳人,从归雁济阳边可以看出。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你理解作品的能力很强。再问:你能说出: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吗?回答:是不是有一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教师给予的评价:你的体验很准确,引用的诗句也很恰当。反过来,一些问题由老师作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其中一些奥妙在于都是又名词组成,还有类似的句子吗?老师回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学生异口同声的评价,老师说得好,联系能力真不错。这样一来,诗歌教学在学生的双边活动,相互评价中轻松愉快的完成了。我想,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把优美的的文化创痛传承下去,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平时多度一些书,教学时多动一点脑子,在教学角度和方法上多做点变化,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热爱古典诗歌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