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政阳

     古代的习字要求也很明确:写好楷书。写好开始对他的一生都有用,生殖参加科举考试都要求自己工整。相比之下,今天的语文教学实在是汗颜。今天的学生字写得普遍很差,这无可非议地是语文教学的责任 ,这不能不说是整体语文水平下降的一个标志。我们常说字是一个人的脸面,今天学生的字普遍写得不好,那我们语文教学还有什么脸面呢?”特别是网络的兴起,更使学生的写字能力衰退到了极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学生习字的各个阶段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各个阶段要求的共同点都是能把字写得工整,到了7—9年级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同时指出:要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和写字的积极性。

但是,为什么学生的字还是写得不好。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找到练字的载体。

其实,对联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用对联代替桃符,贴于门楣,必须书写。

对联是一种文学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书法艺术。一副文意精美、属对工整的对联,如果用很美的书法写出来,那就是锦上添花了,由于对联在结构上具有上下字数相等的特点一字对一字,一音对一音,容易构成对称美。对联也具有建筑美,这是指对联的所有汉字排列有序及其上下联语言结构相同所呈现的美 

   具有对称美的对联一经写出来,这种对称性就更加体现得淋漓尽致了。因此,把对联当作练字的载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这种做法,最近有识之士注意到了:据浙江《今日早报》报道: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兰亭序集字对联大观》近期已经出版报道者认为:用兰亭序中的字拼凑成对联,枯燥的书法练习因此更添韵味。

在练习的过程中最开始可由老师指定名家对联的正楷手迹,让学生加以临摹,仿写。可以用钢笔、也可以是毛笔。在初级阶段,先利用对联练习钢笔字。先给学生很多副对联,让学生书写,写在作业本上;由于书写对联的要求和对本身的这些特点,学生在以对联为载体进行练字的时候,就不会向平时那样,在练字的时候随心所欲。因为,对联的书写,必须左右对称,这样,才美观。于是,写字就有可更好的规范。

我们平时练字,由于没有找到很好的载体,学生在练的时候随意性很大,我们现在常听有的家长和老师说,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一个字也不愿多写。的确如此,甚至有的学生连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做得不耐烦……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乐写”汉字,更别说写出汉字的美了。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心理学实验表明:“学生极度疲劳往往是由于经常失望造成的,如果能事学生看到希望,他们便会爆发出蕴藏在自身的已故巨大的学习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字写得好的人,经常练字, 不好的人,却很少见他们练字,造成这种现象的与那因就在于:前者获得了成功 ,激发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形成了“成功—兴趣——成功”的良性循环,而后者逐渐陷入“失败—厌恶——失败”的恶性循环。

通过对联这种载体来进行练字,为了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写字兴趣,还可以进行小组评比、同桌之间评比等形式。 

针对书写认真、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我在教学中宣布,凡是写字成绩连续获得十次“优秀”者。学期末建立“对联小书法家奖“等。 

举办比赛、展览。推荐发展,享受精神之乐。班级、学校在适当的时候开展写字比赛,学生能在大赛前更积极练字,赛后能发现不足,扬长避短、促进练字的积极性。在平时可开展形式多样的展览比赛。可以利用班级间的教室、寝室美化评比,可以在在班级或者学校举行对联书写比赛等。同时还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和口头表扬,口头表扬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使学生的写字积极性大增,人人比着写,个个乐写、乐练这样不但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乐趣,而且也更符合中学生的好胜心。在评比和展览的同时,他们会取长补短,相互提高。    

(作者:浙江省绍兴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