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空气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大海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作文污染了,谁来呼唤绿色?”面对被“假、大、空”污染了的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改变现状,引领学生回归“记实作文”的本原?
要构建作文“记实作文”的灵魂,我认为,应在作文教学中实现全过程的开放。
(一)开放教师的指导思想 在课堂上尽可能淡化作文概念,模糊作文负累,采取多种形式,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使"作文"两字在学生心目中不再沉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轻松愉悦里,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去感悟、体验,去追忆、想像,去剖析、推断,去发现、研究。让学生明白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写多也可,写少也行,没有字数、结构、体裁的限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觅写作素材,在写作中发现生活真谛。
(二)开放学生生活体验的空间 生活也是学生习作的惟一源泉。如果没有了生活的积累,就没有了习作的内容,我们的一切习作训练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见,生活体验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基础,生活体验愈丰富,愈能引入“真实”作文的源头活水。要走出目前写作教学的困境,激活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当务之急,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尝试:
(1)利用各种“触媒”,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以课文为触媒,通过问题的激发,加之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唤醒学生以往的记忆。如可利用《风筝》课后的一道“研讨和练习”:“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侯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件有趣或难忘的事说给同学听听。”以情境为触媒,打开学生记忆的心门。
(2)在生活互动中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互动中把丰富的生活引进作文教学,积累源于生活、富有真情实感的素材。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利用作文的交际功能,又可以促进人际的互动,从而使生活体验与写作相联相融,获得双重的收获。
(二)开放“记实作文”的写作形式
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习作也不只是作文课的事,要把练笔贯穿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只有因需而写,形式灵活,才能有效地提高习作能力,有效地提高通过练笔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特别鼓励写观察日记,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我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不加任何限制,给学生充分自由,只在一定的阶段,让学生自愿挑选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日记,与大家交流、分享。观察日记的记载,既及时积累了习作素材,又训练了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