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杨庄社区学校 张公德
几年前就读过叶澜教授《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当时也非常激动地想尽办法力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现在想起来,有些做法还只浮于表面,这次再次细读此文,又多了一些体会。
一、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个体生命的活动
我们是一名教师,这就意味着我们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但长期以来,教师的角色被定位为知识的传递者,各种教育要求的执行者、操作者,简而言之,只为教学生而工作,其实,我们每个老师都要意识到:每一堂课,都是我们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教师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春蚕到死丝方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已不足取,课堂教学是生命实践组成的,不仅对学生,对教师而言亦是如此,因此,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做个思考者与创造者,自觉上好每一节课,从中去体会教师职业的尊严与欢乐,去体会教育是一种充满了智慧持挑战的工作,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
二、课堂教学也是学生生命个体的活动
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尽管也提出研究学生的任务。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处于一定年级段的抽象群体来认识,研究的重点也是放在学生能否掌握教材,难点在何处等。依然是以教材为中心来认识学生。教学过程的设计除了课程进行的程序外。重点的按教材逻辑,分解设计一系列问题或相关练习,在教师心目中甚至在教案上都已明确答案设定。于是,我们就见到这样的景象: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其实,课堂教学有两方面的关系与整合:一方面是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多重关系,以求整合效应;另一方面是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协调和整体发展。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各种学校教育活动中去。因此,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影响。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更应该关注这一点。
总之,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它既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连传统课堂教学视为最主要的认识性任务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实现。所以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必须突破(但不是完全否定)“特殊认识活动论”的传统框架,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
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