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品德课应充分发挥感情教育,要求思品教师用人格魅力指导学生;深化授课内容,渗透情感教育内容;充分发挥“社会调查”功能,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身素质;教师语言要浸透情感,激发学生积极情感。

【关键词】:情感教育   人格感染   情感体验   激发情感。

前不久,西安某初二女生小菲(化名)因看小说,被母亲打了几下,离家出走自缢身身亡;某高校研究生王军(化名)因毕业论文涉嫌抄袭,被原作者和校方发现,不堪压力,投湖自杀。以上这些事件都是既害人又害己的悲剧,而在此之外,我们也不难发现报上常登的“学生因老师批评自杀”、“学生之间闹矛盾而大打出手”等等让人心痛的消息。固然,这些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不能不说暴露了我们整个社会教育的缺陷,尤其是学校教育的迷失;可以说这些悲剧都是情感文盲付出的惨重代价!

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也是整个社会的共识。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而这四大素质无不与情感教育有关。那么,什么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从素质教育出发,重视丰富和发展学生健康的情感,使之更加绚丽多彩,以获得教学教育的最优化。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无论是一个人的成才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教学都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开展好情感教育呢?

首先,身为思品教师应以身作则,用满腔的热情,高品位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好:“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这充分说明了教师榜样的巨大作用。因此,我们应在思品教学中充分发挥“情绪感染力”的作用,用我们教师的积极情感去影响学生,产生共鸣,形成强烈的氛围。鉴于此,我们应用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如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度。应带着饱满的精神,身着得体的衣着,进入课堂。进入课堂应在学生起立后主动向学生问好,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

老师吸引学生有着一个极有利的客观条件,即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老师良好的思想品质,渊博的知识,宽厚的胸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无时无刻不对学生有一种潜在的影响;老师的仪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工作方法都会引来学生的评议;甚至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感觉”,这就要求为人师者努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不仅仅局限于“为人师表”,而更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其次,应深化授课内容,渗透情感教育内容。

仔细分析思品教材,我们便能发现,无论哪一本教材都或隐或现地渗透着情感教育内容,从文明养成,为人之道到爱国主义,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自成一体,它既是教材之肉,又是育人之魂,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应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知识的同时,把教材的情感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品格素质及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基础并提供动力。如在讲述《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时,既说明消费是经济生活的一个基本环节,更要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反对浪费和攀比,从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正确的消费方式。

再次,应充分发挥“社会调查”的功能,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身素质。

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又是生动具体的。而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却是相对较抽象。通过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不仅使同学们加强对基本观点理解和认识的提高,更是加深了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增强了思考分析能力,很好地进行一次次情感教育。如在讲述消费者合法权益时,我布置学生一个作业:让学生调查消费者对权益受侵害的处理情况或帮助一消费按法律程序索赔。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由原先对“消费者权益受侵害事件”的害怕、回避转变到自信、积极面对。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社交能力。

最后,品德课教学中,教学语言要浸透情感,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见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毫无疑问,精心设计的光耀着智慧火花、浸透情感的教学语言,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使学生受到鼓舞、感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如在讲述“正确对待挫折时”,我便响亮有力地朗读爱默生的名言“一心向着目标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这样一开始就使学生的情感受到强烈的震撼,激起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又如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时,先朗诵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将温家宝总理在答中外记者的一段话,满怀激情地背给同伴们:“我深深地感到,我们国家大,需要解决的问题多。也深深感到,做中国总理难,责任重大,我还是那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时,全体同学都被他这种爱国热情、崇高的价值取向所感动、震撼,这就为同学们树立崇高人生观的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而情感教育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不但对掌握科学知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学生良好情感的形成具有无法低估和替代的作用,正象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德所说的:“教学艺术不在于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醒、鼓舞。”为此,品德课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情感教育,它不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人教版)                          2002.1 

2、庄之焕【M】  《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2.2  

3、陈炯之【M】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