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者,人如其名,忠肝义胆。且知识渊博,笔法纯熟,谦恭有礼,胸藏经纶,交往数年来,笔者每次在与他的交谈中,受益匪浅,斩获颇多,甚为佩服忠义兄的才学。
忠义兄姓武,号无为斋主人,生于1959年,河北磁县人,是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恢复高考以来,考入大学的第一批学子。参加工作几十年来,先后经过商、从过政。每每遇事,审时度势,不为俗礼所构囿。环顾海内,运筹帷幄,未雨绸缪,纵横捭阖,有一种“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豪迈气概。勤政为民,雷厉风行,披荆斩棘,造福百姓。退休几年来,整日与笔墨共舞。在笔情墨趣中,安恬愉快,以明朗乐观的思想情操吟诗作赋,在悠扬的每一天中寄托深情,创作了不少高华雄浑之作,真是“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翻古为新,道出长路漫漫人生无限美好的情思,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气象至为雍雅,颇得敦厚之旨。
先从忠义兄的“文”才说起,精诗文,通古律。在所创之作诗、词、歌、赋都具有很深的哲理性。这些“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的作品,包含激情和豁达的襟怀,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动人,通篇对仗,铿锵协律,文字流畅,神采飞扬,富有趣味和意境,语言脱尽浮艳之气,胸怀开阔,读起来给人以“顺流直下”之感。衬托出他的清德高风,人立其间,更见风姿情采和高超眼界,寻绎不尽的思绪,感慨欷歔。
在此欣赏他创作的两首作品就有感知了,绝非妄谈。
如《彰德府酒赋》:彰德府旧郡,安阳市古城。岁月如烟,浩瀚遗迹犹在,帝王事迹可寻。星转斗移,古城气象万千,一派欣欣向荣。处华夏之腹地,居九州之中心。扼东西南北交通之枢纽,接晋冀鲁豫四省之毗邻。依巍巍太行之崇阿,壮其俊美,荡荡漳洹之清波,润其沃野。物华天宝,地灵人杰。
彰德故城,亦称邺郡。三千年前即为殷商帝都。五千年文明由是趋向繁荣。酒池肉林夸其奢,青铜巨鼎壮其雄,甲骨文字记其史,殷墟殿宇显其尊。彰德府历史源远流长,人文积淀沉厚重,是中原之明珠,乃文化之名城。
彰德府之酿酒,由古而至今。酒与历史同步同行,酒与文化相伴相生殷商精酿酒之艺,而有商王酒池之形容。建安七子文如锦绣,铜雀高台对酒当歌。魏武横槊赋诗,宁不酒壮情怀?彰德府酒载名城深厚文化之底蕴,集数千年酿酒工艺之大成,继承传统,锐意创新。
适贤者之雅趣,慰沧桑人生,凝五谷之精华,成一代之名饮。
此赋气势恢宏,情韵深厚,笔力雄健,节奏明快。如山崖上飞流惊湍,姿态横生,一气直下,凌空迸射。简直写得形神俱佳,大气磅礴,让人赏心悦目,开拓心胸。一洗诗风琦靡悲酸之态,通篇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起来音调铿锵,琅琅上口,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辞藻不仅华丽,斐然多彩,而且将古都安阳三千年文化历史展现得古气生辉,才笔开横,洋洋洒洒,一挥而就。文辞“奇艳”的艺术特色严整一巧,逻辑感强,是一件精雕细琢,玲珑剔透的精品佳作。读后如清风袭来,给人奔放和快意。这首《彰德府酒赋》曾被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先生在铁道文工团大型晚会上热情朗诵,并说:“用笔简练大气,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可见其难能可贵。”但我想说此赋更能表现出忠义兄的胆略、见识和豪气,“含有余不尽之意”,拓开一笔,情韵醇厚,含悠然不尽之意,让人神驰遐想。很清楚的看到,他创作的每一首作品都有贤人君子洁身自好,进德修业的影子。伟大诗人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是说文章的感情要自然逼真,语言声韵自肺腑流出,朴实无华,毫无雕琢,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佳境。象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作品,是不多见,可贵可敬的。
再看《赠友人》这首七言诗:
瓜田李下当惕乾,
自省吾身日有三。
正气两袖舞清风, ‘
心无尘埃天地宽。
此诗清爽流利,意致自然生动,音律和婉安恬,表现出感情和谐统一,讲出与朋友的深情厚谊和为人处世的生活哲理。跟那些“采丽竞繁”、“吟风弄月’’之作相比,就显得格外充实而清新,正象芬芳的兰若,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带情韵以行,写得生动、入理、鲜明、饱满,情趣盎然,下笔简巧,掷地有声,诗意虔诚,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将理智和事理柔合在一起,正是大家气魄所在之处。
总的来说,忠义兄的文体像是七彩交辉的浓笔,稍加吟味,则可感觉其中蕴激情,怀壮志,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忠义之心存有古时士君子常怀报国之心一样,以高尚的品德为国分忧解难,铁骨铮铮,。不屈不挠,一心为民,造福天下苍生。士可杀,不可辱,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甘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置身书斋做书生。真可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正是文人墨客所具有的这种普济宽广情怀和气决,国难方能见忠贞,心系国脉,更彰显出他们光明磊落,宁静致远,天地之气,溥畅而至。忠义之文,寄托着饱读圣贤书之人的高尚情操,以及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跟那些王孙公子和达官贵族相比,只知整日花天酒地,寻欢作乐,无所事事,鱼肉百姓,坑国害民,欺上瞒下,不与天下之事为重,更让人恶心,鄙视他们的丑陋之态。国之动荡与这帮害群之马,有着脱不尽的干系。
最后,读读忠义兄的“书”艺,方知字如其人也。众所周知,长期练习书法是荒寒的、枯燥的,但在这其中又寓有它所特性:辽阔与壮美,这里是孤寂的,但孤寂中又透露出宁静平和,没有刀光剑影烽火烟尘,波澜叠起。而是文势跌宕,摇曳生姿,披星戴月,凌霜冒雪,雨后云散日出的景观。似有自得之趣,是那么闲适和舒畅。忠义习书法几十年来,早已感受其中苦于乐,与不必多言诉说。他的书风尊传统,得古法,气韵生动,精湛娴熟,笔力遒劲,朴实浑厚。从他所创之作的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到运笔洒脱,境界空旷,结构奇逸高古,章法茂然齐整,字体流畅,十分讲究文字的渊源关系。在书法上将楷、行、草杂糅,这既是对于古圣先贤创用文字的一种敬仰与崇拜,又是对儒、释、道等传统思想文化及文字发展讲究寻根探源的一种固有的学术态度。东汉书家蔡邕在《笔论》中说道:“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忠义也是这样的,与许多文人士大夫们一样在作品中注入了自己的感情,从而使作品更具生命力,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上的美,而是在乎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情绪上的起伏变化,使人仿佛置身于作品中,在妙趣横生的书法作品中感悟的是巍巍高山,浩浩大江,飒飒秋风,杲杲旭日,壮胆而行。在贤良对策中,以史鉴戒,为国家的中兴进献良言。不管是功败垂成也好,精诚都不会灭。有多少天下事,都是在风声、雨声中酝酿,天下的太平与民生息息相关。志士仁人常已天下为己任,的确英气可鞠。有的人一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但思想意志从不因岁月蹉跎,产生苦闷心情,满腔忧愤。从不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独自操琴,闭户视书,结庐在人境,安然自得。一旦国家有难,山河破碎时,这些文弱书生就敢挺身而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驰骋沙场,杀敌立功,御边保国,慷慨悲壮,去留肝胆两昆仑,为国效力无怨无悔,表现出奋发踔历的精神,壮志四海远名扬,这就是他们内在所具有的傲骨,非常人所有。
仰望天空,万里寥廓。漫漫人生路,几度春秋,花开花落,庭前信步,在明月一壶酒中,咏读万卷书。
自然,总会有那么的多往事让人感慨万千,在这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里,那个好男儿不是一身是胆,都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大显身手,造福一方百姓,建功立业,流芳百世,彪炳千秋。我也有此同感,不知不觉的就由情生意,由意生情,怀古展望未来的无限情思。忠义兄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四照玲珑,境界俱妙,感人内心世界。更让人受鼓舞的是身居斗室之中,心驰万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