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生物课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滑县道口镇第一初级中学    谢淑芳

生物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知识、生物问题,随处可见,同时生物学也是一门强调实践的学科生物课外实验是中学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生物课外实验也就成为生物教材的重要内容,如初中生物第一册(上)中就编入课外实验10多个,在整个实验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不少教师未能充分重视课外实验的教学,所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利用中学生物课外实验的教学,可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

1.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由于课外实验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所以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器材准备与使用、实验对象管理与保存、实验现象观察与记录、实验结果分析与整理等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需要学生独立解决,所以与课堂实验相比,课外实验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2.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课堂实验由于受时间、空间、人数、器材等的限制,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机会大为减少,而课外实验大多分散在野外或学生家庭中进行,或者天地较为广阔,或者参与实验人数较少,再加上实验延续时间较长,所用器材一般简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许多课外实验均为探索性实验,如:1、初中生物第一册(上)中的“看看种子怎样萌发和长成幼苗”;2、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与湿度;3、认识不同植物的传粉方式;4、枝瘤的形成;5、观察叶色与光照有没有关系;6、看看水分沿着茎的什么部分上升等。这些实验需时较长,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所以安排为课外实验。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管理,亲自观察、记录,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造能力。

4.课外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生物学知识和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许多课外实验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掌握一定的技术及实际工作能力。如通过开展“向日葵人工辅助授粉”“植物营养繁殖的操作”等课外实验,学生不仅印证和掌握了有关知识,而且还学会了人工授粉、扦插、压条和嫁接等实用技术,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课外实验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

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许多生物学知识的教学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单靠课内讲授又不够具体、直观,所以学生较难掌握。如“种子萌发过程”“根的向地性生长过程”等教学内容,在课堂实验的有限时间内无法看到结果,课堂讲授也只能作一般性描述,因此学生听后印象不深、掌握不牢。对于这样的内容,如果课后再辅之以课外实验,既可克服时间限制,学生的观察也会更具体、更直观,当然也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

我认为,课外实验不但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同样大有用武之地。为了使课外实验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应加强下述几方面工作。第一,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并指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使学生有所遵循;第二,实验过程中通过谈话、课堂提问等形式随时掌握实验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有针对性指导;第三,实验完成后应及时总结,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并指导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在条件许可时,还可指导学生就课外实验内容撰写小论文,并进行评选活动,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课堂也就有了生命力。无论是课外或课内,都有会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他们生活中生物现象、生物问题。鼓励他们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讲,用脑想,用手写,课堂得到了延伸,学生不再束于课本,思维也不会局限于生物,问题也不限于思考,理论带动了实验,课内探索的,课外自己制定的,每一个实验都被认真的实施与操作过,并且学生们会分工合作热烈讨论,形成生物课上特有的氛围。久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学习不再是任务,而成一种快乐。
    另外,老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针对实验中的问题,教师因实践后,总结问题,因为在这种开放性的自发性学习中,学生们往往会有较多的问题,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务实的工作准备,是给不了学生一个完满的答案的。

综上所述,课外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巩固、深化课内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应该非常重视生物课外实验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