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的课文精讲需要短、精、深
山东省高密市实验小学 刘红梅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离不开老师的指引,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时时处处都需要指南针。
因此,我在讲授新课时,时刻注意我提出的问题。
一、化概括为具体,一步一个台阶
在课文《一次比一次进步》(人教版)中的重点问题是“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是一个概括性问题,学生一听感到无从下手,我分成了几个具体小问题:
师:小燕子去了几次菜园?
生:小燕子一共去了菜园3次。
师(追问):你是从哪段中读出来的?
生:课文第2段是写小燕子第一次去菜园,第3段是写小燕子第二次去菜园,第4段是写小燕子第三次去菜园。
师:请读课文2、3、4自然段,看看燕子妈妈是怎么对小燕子说的?三次有什么不一样?
生1:第1次燕子妈妈只是让小燕子去看看,第2次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再去看看,第3次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再去仔细看看。(加点字说得比较重。)
师(追问):你说的不错,你知道 “再”与“仔细”的意思吗?
生1:?(摇头)
生2:我知道,“再”是第2次的意思。
生3:第3次燕子妈妈叫小燕子再去“仔细”看看,就说明它前面两次看得不仔细。
生4:“仔细”看看,就是要看得很认真,要把很细小的地方也要看清楚。
师:请你们再读读这几个自然段,小燕子是怎么回答妈妈的?
生:小燕子第1次跟妈妈说:“冬瓜大,茄子小。”;第2次对妈妈说:“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第3次对妈妈说:“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师(追问):这三次回答有啥不同?
生:第一次看清了形状、第二次看清了颜色,第三次看清了细小的毛和刺。
师:听了小燕子这样的回答,燕子妈妈笑了,说──
生:“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师:燕子妈妈为什么说这样说呢?
生1:因为小燕子第1次发现冬瓜大,茄子小,第2次发现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第3次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师:所以──
生1:燕子妈妈说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生2:因为“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那小燕子一定看得不仔细。后面他发现了“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这个一定要仔细看才能发现的。所以说燕子妈妈说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生3:我可以说得更简单些。因为小燕子一次比一次看得仔细,所以燕子妈妈说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师:咱们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既能详细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又能够说得简单明了。
上述片断中,如果直接把“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直接抛给学生,即使有学生回答,也答用具体词来说明“不好”这个问题。把它分解成三个从小处着眼又紧扣知识点的的小问题一步一步地向“一次比一次有进步”靠拢,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解决问题,就好像走楼梯一样,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去,以点促面,“线型”问题会使课堂环环相扣、知识点清晰易懂。
二、刨根问底,由浅至深
低年级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处于发展阶段,老师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师:现在请让好伙伴来听你读。看看你能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什么?
(互动学习)
生:听了XX的朗读,我感觉到这只小兔子和雪孩子都很可爱,我也很想去和他们玩。
生:我觉得YY就像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
生:我从ZZ的朗读中感受到:这个雪孩子很可爱,但是他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又很可惜。后来他变成了美丽的云,我以后会更喜欢白云。因为他(白云)可能就是雪孩子,我也很喜欢雪孩子。
师:有不同想法么?(追问)看看谁的想法与众不同!
生:老师我不同意他们的说法,我不喜欢小白兔。(大家一愣)
生:如果他当时不贪睡,那该多好哇!雪孩子就不会化了。
师:是呀,你的想法有独到之处。
生:老师我有些恨他,所以课文可以这样读,……(语速很慢读的很悲伤)
师:是呀,小白兔不注意安全,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上述片断中,开始大家都领悟到雪孩子的高尚,舍己为人的精神。通过老师的追问、启发下学生有了更多的独特想法。实际这些想法学生能感受到一点,低年级学生很容易受其他同学想法的干扰,觉得这些学生们说的有理。老师的一句:“大家都同意他们的说法么”,马上勾出了他们的独特的想法和逆向思维,回答五彩缤纷,使课堂的内容丰富了。这样使语文课堂承载的更多的东西,安全教育、创新思维,个性化的朗读。
总之,根据低年级的学生语言发展现状,教师提高提问技巧促使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