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有效课堂,关注课堂讨论 

                 江苏省灌南县李集中学  徐士康

  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讨论呢?既要充分肯定学生讨论中出现的正确的东西;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错误和不足;适当地予以补充和提高,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这样,才能牢牢把握课堂讨论的方向,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

     一、 选准需要讨论的问题

    聚焦课堂,深化课改,关注有效,是提高课堂质量关键所在,目前,课堂讨论是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语文课,学生讨论尤为明显。然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将课堂讨论形式化。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在一些公开教学中,满堂问几乎成了一种时髦。审慎地确定哪些问题要讨论,哪些问题不需要讨论,这是关注课堂讨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地说对于知识性内容的教学,教师讲授的效果要比组织讨论的效果好。如字音、词义文学常识及背景材料等,教师不宜组织讨论。在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情况下,也不易组织讨论。如教学《藤野先生》,必须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水户”这两个地名有那么深刻的印象,但由于学生不了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也不知道“明的遗民朱顺水先生”的遗迹,讨论很难展开,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参看有关注释,进行适当的补充解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忧患意识。

然而些具有开放性、思辨性、争论性的教学内容可以而必须组织性学生讨论。这类问题的讨论可以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才能有利于聚焦有效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捕蛇者说》,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蒋氏既“貌若甚戚”、“汪然出涕”、又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其余则熙熙而乐”?这些问题都不是封闭的,都能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把握问题讨论的时机  

    确定讨论了哪些问题需要讨论以后,还要很好地把握讨论的时机,同样的问题,放在不同时机去讨论,其效果是不同的。怎样把握时机?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要切合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景,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应该根据先生特点,在学生预习基础上让学生初读课文后,即组织学生讨论:小说在情节上有何特点?是如何环环相扣的?情节安排上哪些巧合?这些巧合是否在情理之中?是否符合生活逻辑?学生基本掌握了解情节特点之后,再继续讨论:菲利普夫妇的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有何特点?在学生对人物性格特点有了基本了解后,要进一步讨论人物性格的生成的社会根源,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于人关系的本质特征。在其基础上还可以讨论:“我”对叔叔于勒的同情说明了什么?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思辨的观点对人物精神状况作具体分析,学生的思辨活动也由于也由此进入新的境界。总之,这一系列问题讨论的组织,都必须依据学生认知规律步步深入,循序渐进。

三、控制问题的讨论节奏

  要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还应当对讨论节奏进行合理的控制。课堂讨论中,教师有时缺乏耐心,讨论尚未充分展开就草草收兵,越俎代庖将答案和盘托出。这种太快节奏往往使讨论流与形式。有时讨论中学生的发言远离中心,东拉西扯,教师却听之任之。这中太慢节奏往往造成教学时间严重浪费。讨论节奏失控必然导致课堂结构失衡 ,影响课堂目标达成。又如《多收了三五斗》 ,有必要弄清楚文中提到的物价关系,但只要点到为止不需要化很多时间去讨论。又如教学《老山界》一文中写红军战士与瑶民攀谈的情节,有的教师让学生讨论这个情节该不该写,学生讨论了很长时间没有结果。其实只要教师点拨一下,让学生知道红军是一支什么样队伍,学生就应该清楚了,没有必要让学生花长时间讨论 。 

四、注重对讨论结果的评价

      教师对课堂讨论出现的各种观点作出权威性的评价,使学生得到关于讨论的正确的反馈信息,这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这方面往往存在一些错误做法。一是不置可否,即教师对学生观点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模棱两可。态度暧昧。其主要原因是课前准备不充分,学识功底不丰厚,对一些问题自己拿不准不敢明确表态。这种做法不仅不能使学生对问题有明确的认识,而会纤纤素手失去参加讨论的热情,二是盲目否定,即凡是不符合教师预设的“标准答案”的一律加以否定。三是无原则夸奖。如讨论“法海”这一人物时有的学生说法海惩恶扬善,除妖安民,不受惩罚。这种看法显然是未能理解作者写作主旨和背景所致,而教师却不加分析夸奖学生善于逆向思维。又如《藤野先生》一课教完后,教师要学生谈学习感受,有的学生表示要学习鲁迅,走鲁迅“弃医从文”的道路。教师对这种说法不作分析完全赞同。其实连鲁迅先生本人也未完全肯定他自己走过的这一道路,更何况时代发生了巨变。

    那么,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讨论呢?我以为要做到:充分肯定学生讨论中出现的正确的东西;实事求是地指出错误和不足;适当地予以补充和提高,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这样,就能牢牢把握课堂讨论的方向,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