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第五小学 徐寿海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们,早已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抛家弃子”大量涌入沿海等发达城市,开拓自己崭新的天地。为了“淘金”,多数青壮年,常年出门在外,甚至多年不回家。其子女或留给老人照料,或托给亲旧管护。这些被留下来的特殊“人群”,我们称之为“留守学生”。帮助这些孩子们身心健康地度过懵懂无知的青少年时代,以一个健全的个性和人格融入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多措并举,加强“留守学生”情感沟通
1、谈心交流。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从启迪孩子的心灵入手,在心灵的交流中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深处向上、向善的本性。我利用中午及放学后的时间分别找“留守学生”谈话,倾听“留守学生”的心声,了解其学习及生活上的具体困难,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并且在上课时注意多关注他们。还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让“留守学生”与其的监护人及家长取得联系,畅通亲情沟通渠道,让其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2、课业辅导。针对“留守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及其作业、考试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单独辅导。
3、课堂上做好眼神的交流。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用认同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独具的特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赞赏,我认为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这样不断用鼓励的眼神使他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渐渐地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进而愉快地接纳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也就悄然萌生了。
二、让温暖快乐的生活环境改变孩子孤僻内向与恣意妄为的不良倾向
“留守”的孩子往往表现出性格孤僻内向,做事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要么胆小怕事唯唯诺诺,要么胆大妄为,恣意张扬,害怕外界给他们的刺激,恐惧、悲伤、焦虑,或者攻击性强等不良心理和行为倾向,他们的在乎外界的感应并因此而放大自己的一厢情愿的臆想,常常为一点小事而伤神烦恼,敏感且相当脆弱,情绪波动大。这些不良心理和行为倾向,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将会让孩子走向极端,轻者表现为胆怯、固执和不合群,重者会容易产生对别人的妒忌和仇恨等不良心理或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不良心态。为了给他们创造一个快乐健康的生活环境,我不但经常在天气变化时关注他们的穿着,提醒他们增减衣物,嘘寒问暖,还多次与他们的家长取得联系,告诉家长,无论工作多忙,都有义务关心和呵护自己的孩子,都应该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温情,感受到家庭环境给他们带来的关注和爱护,想方设法让他们成为真正有家庭温暖的孩子。还告诉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思想沟通,了解孩子的日思夜想,走进孩子的心里,成为孩子可以倾诉的对象。
三、让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孩子以乐趣、力量和自信
在学校,我教育其他孩子多关心、爱护这些“留守学生”,使他们享受到兄弟姐妹般的关怀和情谊,让他们的心理创伤逐渐减轻、愈合,使他们同正常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还密切关注这些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鼓励,使孩子逐渐养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四、让勇于承担责任成为孩子迈实前进步伐的起点
由于“留守学生”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他们欠缺父母的亲情,而他们身边的亲人往往在平常的生活中对他们过多宠溺、过多娇惯,从而养成了他们的惰性和依赖性。在平常的生活中,有意地让他们参加各种上力所能及的任务和参与班级的某些决策,培养他们的能力和责任感,甚至有意给他们创能于承担责任的事务。
小学生的内心是丰富多彩的,孩子的健康发展是我们最大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注和呵护那些更需要关爱的孩子-----“留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