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很明确。如有的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的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作文上。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要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怎样引领学生走进书香暗涌的天地,让他们感受阅读的精彩,体验阅读的快乐?我一直在探索、实践、反思。
一、 点燃阅读的激情,感受阅读的精彩
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促使他们专心注意,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有意识记;可以使他们产生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毅力,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爱上阅读,这是成功的起步。但要避免他们的阅读兴趣成为一时的“尝鲜行为”,还需要对他们的课外阅读进行具体有效的引导和引领。为了营造阅读的氛围,把每一个学生都引进阅读的世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创设一个浓郁的书香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自然、自觉、自主地享受阅读。我尝试每周二的午读和每周四的早读时间诵读古诗,以古典名诗名句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陶冶着学生的思想和心性,激发着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教室里设立了古诗园地,浓重的传统文化氛围如细雨润物。学生们在自由的阅读时空中徜徉书山,寻幽访古,塑造一个个丰盈的精神世界。
二、注重抓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课外阅读作为辅助和补充。课外阅读指的是小学生利用课程表规定以外的时间里进行读书看报的活动。它是小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不仅是对课内知识的巩固和消化,而且是课内知识的运用和扩展。许多语文程度好的学生,绝不是靠课内由教师教几十篇好文章提高的,往往是得益于课外的广泛涉猎。为了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我有意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利用举行专题讲座,召开讨论会等形式,向小学生讲清加强课外阅读,对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意义。我注意利用教材中的范文的学习,向小学生传授文章阅读的有关基础知识,使他们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同时,利用教材中重点训练项目---畅所欲言、开卷有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进行阅读实践,边读边学,一篇带读多篇,逐步使他们掌握如何读懂一篇文章,一本书的方法。
三、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师应该巧妙地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动机,使课外阅读和乐趣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有效的联系。经常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激动人心的“书林”境界,让学生置身于其中。就是很简单而又操作性很强的方法。如:搜集有关的读书名言,带领学生理解与欣赏,经常带领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新华书店,给学生讲名人与书的故事,让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且不由自主地有种徘徊浩瀚书海的欲望,从而激起学生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意识。再如:表扬课外阅读活动中的优秀学生,树立榜样,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样趁热打铁,鼓励他们学习优秀,超过榜样,鼓动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这样,慢慢地让学生想读、爱读,沉浸于读书的乐趣之中,甚至会达到手不释卷的理想境界。此外,以古今中外苦读成才的故事激励学生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习,开展读书笔记评展、课外阅读故事会、精彩诗篇朗诵会等活动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渴求性的自我行为。
四、帮助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老师应该注意根据不同学段孩子的年龄特点,为孩子提供其所喜好的读物。第一学段的孩子,大多是6—8岁,他们的社会交往比学前儿童广泛,语言能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能有条不紊地把自己的想法或听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在这一时期,尽管孩子们对故事的内容,只能以自己的观点去理解,不能十分正确地把握和分析故事所蕴含的真正意义,但是,这个阶段却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顶峰时期。孩子对模拟社会生活的动物世界的故事书、童话、寓言、卡通等图文并茂、篇幅短小、趣味性强、通俗易懂的书籍十分感兴趣,教师便应及时为孩子推荐,提供这类读物,以满足其阅读的欲望。第二学段的孩子已经认识和掌握了大部分常用汉字,已能读懂短篇和中篇童话故事,注意力比第一学段时更持久,可以独自阅读较长的一段时间。这一阶段教师应多向学生推荐和提供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的读物。第三学段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广泛,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发育、长相等感到好奇,开始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并且想象自己未来的职业。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看电视新闻、多读报,为学生提供或推荐表现神秘、玄奥、超自然的科幻读物、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等,并让学生阅读部分精典的传统著作。
总之,阅读是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阅读的作用远不限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当阅读成为学生一生的精神需要时,他们的健康发展和茁壮成长是不可估量的。让我们引领着学生去追逐阅读,让书香浸润每个学生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