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龙山县第五小学 向艳红

小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对学生心灵的震憾的影响是很有力度的,也是深远的,这是因为小学语文本身含蕴的理念和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会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语文课本入选的课文七纪录了作者生活的阅厉或抒发了作用的情怀,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应该说,小学语文学科要达到像大纲中要求的那样: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诸方面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阅读教学中一篇篇的课文进行的,正所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笔者执着地偏爱“以朗读为主线”阅读教学模式,深切地感受到这种模式对小学语文大纲中反复强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起到一个独辟蹊径的作用。笔者本着这三个策略,渗透入教学这中,略有所感,愿与同仁共同探讨。

  一、以读代讲,强化读书训练

  小学生语言的习得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读一篇课文来实现的,我们并不排斥讲解,但是把语言规范的课文“熟读成诵”,则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徐世英老师在《谈朗读教学》一文中讲到:“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付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采用“以读代讲”的策略,强化读书训练,就是“要把学生的读扩展到最大限度,把老师的讲压缩到最小限度”。

二、以问促读,强化读书指导

以朗读为主线”不光强调学生多读、熟读,我们更主张让学生会读、读懂和读好,让学生在读书实践中学会读书,“以问促读”就是我们采用的主要的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

  口咏心惟,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想,笔者在讲解课文前出示教学目标。

  手披目视,要求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能根据读书要求动笔圈画,动手查阅资料,对课文《索溪峪的野》中解决了的或存在的疑难的重点句、句群以及段中的关键字词都分作注或存疑。

  质疑问难,笔者在教《索溪峪的野》的过程中,揭示课题后,学生质疑,然后读书、讨论,最后解疑。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让学生经常反复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自觉不自觉的进入到言语的内化阶段,学生准确、敏锐的语感能力就会得到迅速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