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春琳

回顾古诗词教学之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是这套“一背二抄三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一背诵古诗、作者;二抄写句意、中心;三默写。这样三步下来学生成了抄写机器,没有任何学习容量的拓展,更没有学生能力的培养。于是我进行了探索,采用 “吟诗—唱诗—画诗—写诗”四部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吟诗

吟,是中国古诗词特有的一种诵读方式,只有我们古诗才讲究“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吟诗,讲究“无腔无调,随意而出”。对小学生来说,要能做到随意而出不是那么简单的。

1.读准。先让小老师带领小组内成员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记准字形,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字正腔圆、声音洪亮、不读错别字。

2.读熟。学生读准了,再次提高要求读熟。因为只有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才能更深切地领悟古诗的内涵,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滋有味地吟出诗中情、诗中意。

3.吟诵。学生熟读成诵了,自然就能吟诵自如了。给学生讲一些简单的平仄知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自己当成李白、杜甫、李清照……并运用恰当的手势、眼神或其他肢体语言,给予古诗赋予的鲜活思想,再现当时当日之情景。可以边走边吟,可以边舞边吟,也可以静坐独吟,呼朋唤友共吟。表达方式可以选择自我陶醉式、脉脉含情式、两两倾诉式都行,只要体会到了诗意、吟出了自己的节奏、韵味,只要学生自己喜欢就好,开心就好。

二、 唱诗

唱诗,顾名思义给诗配曲并演唱,目的就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领悟:

1.曲子要和诗歌的情调吻合。

2.旋律要简单,易于吟唱。

3.旋律高雅古朴,最好不选流行歌曲。

例如可以把《世上只有妈妈好》、《一闪一闪亮晶晶》、《上学歌》等旋律都搬到教室里,运用到诗歌中。

三、画诗

美其名曰——诗配画。在素描纸上尽情泼洒,用画笔、色彩、文字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达到诗画合一、形神兼备之功效。你的图画我欣赏,我的好诗你品味,教室里就出现了其乐融融的场面。

四、写诗

孩子们吟出诗韵了,唱出诗情了,画出诗境了,一种渴望写诗的冲动便会充斥着他们那一颗颗稚嫩的心灵,写诗之路水到渠成。

1.及时点拨。乍要孩子们写还是有难度,可减小难度,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合辙押韵就行。刚开始动笔,哪怕你写顺口溜都行。

2.率先垂范。老师身先士卒,为学生写诗做榜样。

3.精彩绽放。受到老师的感染,孩子们陆续绽放出缕缕诗香,孩子们的诗便跃然纸上。

怎样把博大精深的中华古诗注入孩子的心灵之中,我们一直在实践、探索,相信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获得更好的经验,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者:湖南龙山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