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步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极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必须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学生借助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在对自己的猜测去探个究竟、弄个明白的过程中,发现知识规律,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近几年来,随着小学数学学具的出现,使广大数学教师欣喜地看到,它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更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利用学具培养学生之创新意识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主动积极的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作用,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创新学习。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采用这种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中利用学具操作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源泉。 
    二、利用学具培养学生之空间观念 
    小学几何知识属于直观实验几何,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主要依赖于直观观察。因 
此,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多观察,利用学具,动手实验,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反映,感知规律,建立表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几何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利用学具的培养学生之实践能力在小学数学中,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根据小学生直观形象性的思维特点,在教学中,通过操作学具,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重视学生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动耳、动眼,而且还要动手、动脑、动口,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做、自己说、进行积极探索发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索实验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成功。 
例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怎样使学生懂得“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比较抽象。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事先用硬纸做一张数位顺序表,然后分四个过程进行。 
   (1)、用3根小棒在数位顺序表中任意摆1个三位数(如102),看这个三位数是否能被3整除。 
  (2)、用6根小棒在数位顺序表中任意摆1个四位数(如2031),看这个四位数是否能被3整除。 
  (3)、用9根小棒在数位顺序表中任意摆一个五位数(如21321),看这个五位数是否能被3整除。 
  (4)、用3的倍数把小棒在数位顺序表中任意摆个五位数,看这个五位数能否被3整除。 
    接着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中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想一想,你摆的这个数是用3的倍数把小棒在数位顺序表中摆出来的,这说明这个数各数字之和是几的倍数?最后让学生验证质疑,找出规律特征。用不是3的倍数把小棒在数位顺序表 任意摆个数,看你摆的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最后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口述自己发现,亲自感受,感到规律是自己探索出来的,体验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利用学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快乐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培养了实践的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则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条件,组织学生操作学具,通过学具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 

                  (作者:贵州省大方县双山镇平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