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廓镇木兰小学     赵善军

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式,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从单纯的注重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针对小学语文学科特点,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和谐的;真正的学生发展,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发展,追求和谐应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目标。

爱是教育工作的前提。给学生以爱,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但要爱学生,还要知道怎样去爱学生,更要知道怎样去赢得学生的爱。教师爱学生,主要落实在“尊重、关怀,理解”上。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怀则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教师要放下架子,融入学生之中,给人一种亲切感,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敢说时,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当同学发言时,耐心听,虚心学习,当发言学生想不起来时,要学会耐心等待,给他以充足的想的时间,给他以说的勇气。其次,和谐的课堂气氛不是靠几个好学生的呼应,而是靠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成绩好些的同学比较主动积极,成绩稍差的同学时常表现得比较被动。如何调动起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平等和谐?教师应以尊重和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平等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促进彼此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再者,教师要允许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并应当主动地发现学生的潜力,致力于挖掘他的优点。主要应改变过去那种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作风,如果想做到真正地赏识学生的长处,就应该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说“不”,甚至鼓励他们说“不”,让其充分展示自我,并以此为契机,来激发他们的“灵感”,开发其特长和潜能,促使个性自由地发展,许多伟大的发明家,他们的发明都来自于生活实际,牛顿由苹果落地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不是很好的例子吗?从生活中体验知识,“发现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得多”,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的。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注意,加强学习的针对性,由此激活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原有知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对学习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

总之,在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学习氛围很重要。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全面自主发展,还能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