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
                        

      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有无兴趣,或者兴趣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是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多掌握相关知识,把课本中的原理、知识点生动,形象地讲出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寓教于乐,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消化。
     一、优化导语设计,引发学生好奇心
     初中生的心理尚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历史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尽快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导语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
     如在讲“三国鼎立”时,考虑到学生喜欢看电影、电视这一特点,先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导入新课;在讲“西安事变”一节时,便在课堂上让学生先看《西安事变》录像中“华清池捉蒋”的片断,并让学生简要复述几个情节。然后指出,这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的生动写照。那么张、杨为什么要扣押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结果怎样?影响如何呢?中国共产党对这一事变又持什么态度?为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
     二、教师要注重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的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快乐”中轻松学习历史。
     例如把中英《南京条约》中的“开放五口通商”比喻为中国大门上打开了个窗孔,随着窗孔的打开,外国商品开始大量倾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就此开始解体:割让香港岛“好比在祖国母体上割肉”,中国的领土完整从此遭到破坏;中英《南京条约》就像毒蛇一样缠着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这样,学生就容易掌握,也记得牢。
     三、将史实故事化,变枯燥说教为生动描绘
     初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个梗概,教师切忌照本宣科。值得尝试的是,将历史知识揉进故事情节之中,把史实故事化,以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形象,去吸引学生,学生有兴趣,易接受,对教材的理解也能加深。例如讲“战国七雄”,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为了突出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七国中最彻底、成效也最大的一次变法,我在课堂上曾穿插讲了“商鞅南门立木”和“商鞅将唆使太子犯法的两个师傅治罪”的故事。这两个故事表现了商鞅取信于民、坚决实行新法的决心,也表现了他不畏权贵,同旧势力作斗争的可贵品质。这样,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意义,就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历史本身是一门内容丰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历史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作为历史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补充必要的情节,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形象、饶有风趣的语言,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
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愿意去学,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求知,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牢固掌握知识,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