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儒韵领风骚

——曲阜市“三项工程”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纪实

山东省曲阜市教育和体育局  马玉强

曲阜作为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根基,而曲阜教育则是这尊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直传诵着“至今齐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的美誉。近年来,曲阜教育牢牢把握继承和创新主基调,唱响素质教育主旋律,切准时代脉搏,遵循教育规律,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三项工程,引领全市教育进入协调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历史的责任:传统文化进校园

曲阜教育以“弘扬传统文化,涵养人文情怀,奠定文化根基,提升人格境界”为宗旨,以“古、儒、文、雅”为主题,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以扬弃的眼光和方法,给学校以灵性的文化定位,努力打造和乐至美书香校园。目前,全市100多所中小学“校校孔子像、班班论语章、处处经典句、园园溢书香”。该市先后承办、参加了首届华人文化经典诵读友谊赛、全国诗文诵读才艺比赛、全国第十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闭幕式、山东省古诗文诵读比赛等重大活动,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实验小学、书院街小学、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小学还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全国优秀学校”。中央、省文明委网站,山东电视台、山东广播电台、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山东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对该市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宣传报道。

一个纲领。《曲阜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纲要》。《纲要》以“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民族自豪感”为总体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确定了学段发展目标,既突出经典诵读的达标环节,又重视琴棋书画等艺术文化的涉猎;既关注宏观层面的国家“大文化”,又关照富有地方特色的“小文化”;既注重语言层面的感知活动,又强调精神层面的实践体验活动。

两类教材。一是组织专门人员编写的十册供全市中小学生使用的传统文化教育地方教材《走进圣城  感悟经典》。教材以话题设计教育活动单元,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综合规划各学段经典诵读、地域文化、活动体验等内容。每册安排8个单元,每个单元由“导语·哲人语丝·诗词美文·圣城撷英·快乐体验·盘点升级” 六个既相对独立,又有机相连的内容板块组成。每个板块内容纵向统筹设计,力求学生经过10个学年的学习,传统文化水平得到由浅入深的发展;横向综合设计文化体验活动,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容、多姿多彩的形式,具备了多维文化视野。二是由各学校结合实际挖掘区域文化资源编写的传统文化教育校本教材,目前已有20多种。两类教材的使用,相得益彰,形成了曲阜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新气象。

三项结合。一是经典诵读与学科教学结合。采用“导引-诵读-探究-拓展”模式和“故事引导”、“意境陶醉”、“成功感应”、“诵读变式”等方法,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二是经典诵读与实践活动结合。利用主题班队会、晨会、课前三分钟等,组织学生诵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写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精神力量。三是经典诵读与家庭教育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开展经典诵读的目的、意义、方法,每个学生都制作了经典诵读卡,随身携带,准备一本经典诵读摘记本,随时记录,随时记诵,每天回家复习经典,和家长一齐诵读,营造了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三结合”让经典有了与学生“接触”的更多机会。经典与学科教学结合,不单注重教师研究出了多少科研成果,更注重研究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同时,经典因学科这一特殊载体而有了更好的“生长”根基,学科因有了经典则有了更优质的文化内涵。经典诵读与实践的结合,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这是探索如何让孩子乐此不疲地学习经典的有效方法。经典诵读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不但可以提高诵读的效率,而且还会形成一种家庭文化,甚至会在一些家庭之中构建一种经典文化学习的共同体。家长文化品位的提升,还会辐射到社会,影响到更多的人。

改革的坚守:创设高效课堂

面对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纷纭繁杂的教育理念的博弈以及花样翻新的教坛改革,曲阜教育该摒弃什么,该坚持什么?教师出身的教育局长李建伟给出了响亮的回答:“办教育什么时候都不能淡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就一个主题要坚守,那就是高效。高效的课堂是什么样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就是能让学生愿意学、学得会、学得快乐。” 随之,《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意见》等文件陆续出台,目的就是引导各学校、广大教师切实把注意力、向心力凝聚到课堂教学上来,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突出育人实效。既而,一场决战课堂的教学改革运动在全市130处中小学拉开了帷幕。

一项课题。“因学施教 三三达标’课堂教学创新研究”。该项研究项目被省教科所确定为山东省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定位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和尝试,开展科学的课堂教学研究以及相关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建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研究,解决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知识构建意识、情感态度、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富有生机的有效课堂教学结构。“因学施教”的基本内涵是“学”指的是学生、学情、学科,“教”指的是教学的目标、起点、内容、方式、策略、方法、流程及速度等,“因学施教”就是根据学生基础确定教学起点,依据学生自学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疑难困惑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依据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确定教学流程及速度,依据学生掌握情况确定教学训练的内容及方式,根据反馈检测确定矫正强化的内容、程度。 “三三达标”即“三维”目标、“三环”目标、“三段”目标达标。“因学施教”是对学生学习权利的理性尊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学科中心及教授中心的扬弃,是尊重、落实学生的学习权利。全市各学校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深入的子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如实验中学“自主学习 分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小学 “一课二上三讨论”教研模式等。

两个常规。一是抓实集体备课。做到“一个结合,两个发挥,三定四统一”,即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统一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测试题。个人备课做到了“五要五备”:即要研究教学目标,要研究教学规律,要研究重难点的突破,要研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备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备要探究的问题,备训练的重点,备学生学习方法,备教具与学具。二是抓学案导学。该市以集体备课为基础,集中全市初中最优秀的学科教师的智慧统一编制各科学案,供各学校使用,实现了教案、学案、训练相统一,以教学目标为引领,强化自学研讨,当堂达成教学目标。

三座平台。一是聘请教育顾问,搭建专家引领平台。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大力加强与驻曲大中专院校的合作。成立了“曲阜市教师教育顾问团”,聘请了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学校12位教授为教师教育顾问,开展以教师教育、实施新课程能力、教育创新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活动。同时,先后邀请了北师大课程研究中心孔源、赵希斌、南京师大陈锋、辽宁盘锦市教育局魏书生等25位专家教授做专题报告。二是构建科学教研体系,打造教研活动平台。建立起市、乡、校三级教研网络,成立了各学科中心教研组,负责各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每学期都要面向全市执教公开课,与一线教师面对面交流。市教研室实行“重心下移”,重点加强对一线教学的监控、指导,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强化过程调控,深入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教学指导水平。加强对各学校校本教研和科研课题的监控指导,引导各学校及时将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密切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三是建立落实课改制度,搭建校本研究平台。完善学校为主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作用,围绕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确定教研课题,以课例为载体,进行行为跟进式教学研究。加强校本教研的领导和支持力度。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建设书香校园”等活动,引领教师在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中读书、学习、研究、反思,促进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开发的建设者。

人才的保障:名师团队打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该市用神圣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宽阔的舞台成就人才,用真挚的情感关心人才,广大教师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尽情享受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和得到社会尊重的荣耀感。

一个工程。即“三名”(名校长、名教师、名学生)工程。改“工程”从08年开始启动,每三年评选10名名校长,培养100名名教师或骨干教师,培育300名名学生。实施名师、名校长辐射带动战略,为各级名师、名校长挂牌,建立相应的工作室,参与省市名师名校长网络工作室平台组织的“名师导教”、“课例打磨”、“课题研究”、“在线研讨”等日常教学跟进研修活动。

两个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校长队伍管理机制。制定了中小学校长选拔、任职、培训、考核办法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考核校长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择优聘任、能上能下、绩效考核、从严从优”的校长选聘和薪酬制度,带动学校管理制度改革,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二是建立健全教师队伍用人机制。积极推行和完善公开招考、择优录用、竞聘上岗、流动组合的选人用人机制。探索教师队伍流动制度,促进教师队伍校际、乡际和城乡之间交流,支持鼓励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和送教下乡。完善农村年轻教师补充机制,每年为农村中小学招考100名以上新教师,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三个论坛。一是校长论坛。以“管理论坛、案例分析、专题研讨、读者沙龙”为主要形式,围绕创新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改革、教育典型案例、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文化建设等内容展开研讨。参加论坛的校长必须做好“六个一”作业,即每学期阅读一步教育专著,写一万字以上的读书心得或笔记;每学期给全校教师做一次教育理论主题报告;每学期参加一次市级以上的教学管理会议;每学期写一份本校教学情况分析报告;每学期关注转化一个学困生坚持教一门学科;每学年听80100节课。二是班主任论坛。论坛的栏目主要包括:专家指导,聘请国内著名专家做专题报告和辅导,与班主任进行直接对话;话题研讨,就德育工作、班级管理等话题开展有组织的研讨活动,凝聚集体智慧;成员会课,即每学期组织论坛成员召开两次会课活动,每次会课选择一个研究主题,通过现场会课和评课,为每位班主任提供案例研究实践的机会。三是骨干教师论坛。每位论坛成员自觉收集整理学校教研和教学管理典型案例,并提出应对的方案和建议;亲自参与研究一个教学或管理课题并及时在论坛上发布经验成果;认真研究一位名师或教育专家,及时向论坛提交读书报告和心得体会;积极参与学校、全市开展的教育教学交流和竞赛活动,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个活动。一是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活动。制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意见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意见。积极构建集中师德培训教育和分散师德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师德建设体系。制定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五条禁令”,深入开展“跨越发展教育先行,师德建设从我做起”和“学高为师、身正是范”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工“内正其心,外修其行,在其位谋其责”。加强师德宣传,出版了《杏坛师魂》师德师风集锦,组织师德标兵到各学校作巡回演讲,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带动效应。加强师德考核管理和监督,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严重违犯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严肃查处。二是开展专业化发展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构建起以市培训中心集中培训为引领,以各学校校本培训为基础的市、乡、校三级培训网络。不断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以培养教师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和知识更新为重点,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各类教师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资金保障机制,重点加强农村教师系统培训,提高农村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将参加培训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与教师的考核、晋升、奖惩相结合,形成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一批师德师风好、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骨干教师群体。三是开展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广泛开展了“系列达标课”活动、公开课活动,每学期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人读一本教育名著,上一堂优质课,写一篇优秀教研论文或写一篇优秀教案、经验总结,每年一次的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两年一次的优质课评比、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四年一次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全市现已形成“优质课、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名师”三个梯度一个序列的骨干教师队伍。近年来,该市先后有7人被评选为山东省特级教师,4人被评选为山东省教学能手,16人获得省优质课执教者称号;6人被评为杏坛名师,有济宁市特级教师13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40人,教学能手76人,优质课执教者110人;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张良才校长被评选为山东省创新校长。四是开展名师导教活动。充分发挥省市特级教师、曲阜名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教师的带动作用。开展名师课堂教学观摹活动、送课下乡活动,举办名师教学经验讲座、个人成长与发展报告会,促进全市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实验小学王生等多位老师用自身的成长经历现身说法做教师成长专题报告;实验中学高兰青、孔子中学王新莹等几十位老师送课下乡观摩研讨达100余节,教研员薛新颖老师亲自送课下乡;曲阜一中、杏坛中学、实验中学、时庄镇中学、实验小学等学校举办了教学艺术节、教学年会和教学开放周,为全市教师提供了聆听专家报告、观摩课堂教学的机会,实现了资源共享。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作为孔子故里的曲阜,他们不仅继承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为孔子教育思想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杏坛新雨涨春潮,曲阜的素质教育正如一簇簇鲜花,结出一串串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