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诗阳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信息的概念,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学习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等。通过多年的一线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认为要搞好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首先,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大到校园的整体规划,小到图书馆、机房的建设,都要考虑到信息环境的营造;另一方面,更要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

    其次,要营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调控,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体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二、明确教学目标,切实优化教学过程,才能上好信息技术课

课例1:在学习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前,先让学生花时间制作一份《自我介绍》,目录可以为“自我推荐”、“我的爱好”、“我的作文”、“我的……”等等,要求既要选用剪辑库的素材,又要有文字输入。由于学生一般都有表现自己的心理,在制作上精益求精,作品十分美观。学习超级链接后,鼠标点击关键词后页面不断改换,使得教室里欢笑的声音不断出现。在浏览同龄人优秀作品后,建议学生发一封E-mail给对方,或给对方发一张贺卡。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获得网上信息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三、处理好教师、学生及教材的关系

首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现代课堂教学要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训导、灌输,随意摆布的教学行为应彻底摒弃。要确认学生是一个有一定生活经验、认知基础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个体。

其次,教师在使用教材,进行备课时,要认真感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思考教材定论以外的"变数",在研究教材编写意图中找到教学目标,在"变数"中找到创新点。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这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作者:湖南龙山兴隆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