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两当县显龙学校 马小明
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无论是以前的“旧教材”,还是现行的“新教材”,对古诗词的数量都有增无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7--9年级)“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在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还指出要“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鉴定基础”,并且向初中生推荐了必背的篇目。7--9年级语文教材共计选编了古文45篇,古诗词28篇,推荐背诵的课外古诗词50首。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正确、认真地对待古诗词教学。现就本人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写出来,以便同仁互相学习。
一、教学上以“读”为突破口
很多学生谈到解读古典诗词会有理解上的障碍,而鉴赏诗歌必须建立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因此,在进入“鉴赏”这个中心环节之前,教师首先可以先扫清字词障碍。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词,一般都有较为详细的注释,包括作品中出现的典故等,都会加以注明,来帮助学生弄清作品的基本意思。“书读百遍,题义自见”。在教学伊始,先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他们读准字音、读的熟练。尔后,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让学生多听几遍,同时要听出朗读的重音、节奏、语速、语调等。这时,再让学生去放声朗读,读出古诗的内涵、韵味,在读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识。在这一点上,教师更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如:在语文课前,我让课代表领读或让学生齐读课内和课外的古诗词,利用这短暂的课前几分钟,每周可熟记并理解两三首诗词,日积月累,就是一笔不小的古诗词财富了。
二、以“赏析”来提高思维能力
在“赏析”教学上,同样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能加以引导,不要大包大揽,更无需将美好的古诗句搞的支离破碎。在这一环节上,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和所处的年代,去感悟诗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最后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出了朝代更替的实质,引导学生明白了这句,那么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作者站在潼关这一兵家必争之地是何等的感慨万千了。最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最后把统一的意见集中起来,这时教师可因势利导,给学生加以点拨。在这一环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脑”和“口”,始终让他们动起来。
三、通过诵读来加强学生主观体验
中国古典诗词是最讲究形式美的,而这种形式美又与其承载的内容相辅相成,因此,诵读应该是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的基础上掌握古诗词的朗读节奏,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例如李白《行路难》一诗,它是在“诵读欣赏”这一板块中的,这首诗歌无论是理解、鉴赏还是背诵,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是一个难点。笔者认为,在这首诗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诵读就完全可以让学生较为顺畅地感悟诗歌的深层意蕴,理解诗人的复杂的心境,同时对李白诗歌的风格有更为感性的认识。在“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中,一系列的动词充分表现了诗人的苦闷与迷惘,朗读的时候语调应较为低沉缓慢滞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稍稍振起,诗人似乎抬头,看到了一线希望,情绪渐渐明朗,虽然不是非常热切,但内心升起了期待,应读出云开日出的感觉;“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现实的冷峻让诗人的又一次眉头紧蹙,抑郁中更多了一份沉重。忽然,笔锋一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扫前句之沉郁,历经磨难屈辱又何妨?前路漫漫又何惧?内心的万丈豪情光芒四射,响彻云霄,急促有力之节奏表现诗人的壮阔胸襟和昂扬之情。可见,如果学生能读出诗人抑郁与期待、沉重与豪迈急遽变化交替的节奏和语调,那么就能准确把握诗人波澜起伏的情绪了,熟读成诵也非难事了。
四、联系生活,活用古诗词
古诗词作为祖国文学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古诗词。比如:当我们带领学生出去旅游,登上了高山之巅,我们可以问学生:此时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一定能答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当一学生考试失意时,我问其他同学,我们可以用李白的哪句诗来劝慰他?大家齐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中写雨的一段时,讲到“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三个比喻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我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学生用杜甫的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很好地回答了我。是啊!“润物细无声”不正是春雨细密轻盈这一特点的绝好写照吗?此外,我经常鼓励学生多留意生活中的古诗词,把这些古诗词运用到他们的日记中、作文中。有些学生不但运用自如,更是对一些古诗词进行大胆地加工改造。
古诗词是中化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我们炎黄子孙,应当继承民族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文化,才能撑起精神的大厦。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就更有责任把这种光荣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让它继续发扬光大,泽被后世。上面是我个人做出的一点尝试,微不足道,相信广大的语文老师定能总结出更多更妙的方法来。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人教版7--9年级语文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