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师素养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高庄乡第三中学  朱文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已日益突出。对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也是提升自己在学生当中威信的一次绝好锻炼。然而,一位真正合格的语文教师,在这次改革大潮的冲击下,该以怎样的“出色表演”走进新课堂。大家是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当然大家都表现的睿智深邃、真知灼见。有的认为,只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就行了;有的认为,与时俱进、善于读书、乐于表达就行了;有的认为,语文就是懂得那些承载于文本的文字词汇、体裁样式、语法逻辑等等有关用语的实实在在的语言现象;还有的认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在当今语言文字所表达出来的现代教育科学信息时代,如果没有相当广泛的阅读知识和阅读能力,以及娴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要使学生理解、举一反三、喜欢上你的课,且保证自己上好每一讲课,那是不可思议的事。笔者同意最后一种看法。

我们认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除了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博大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其它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信息理论。我们知道,这次新课程的改革,旨在以推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教育为切入点,配合适合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新版教材进行,因此,那些承载者“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的新科技、新知识、新信息的篇章“杂文”纷纷涌入教材文本,使得有着多年积淀的原先语文教材版本,面貌焕然一新,新版教材里的那些传播者新信息的“时代杂文”,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于文本内、学生中、课堂上,像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难怪乎有些资历颇深的专职老语文老师,上课都有些感到“力不从心”、“知识匮乏”,甚至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

我们翻番新版教材,不难发现,像有些优秀的散文《背影》、,《我的老师》(魏巍)、,《社戏》、......这些纯文学的篇章,在教材文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已经“销声匿迹”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科普文章的出现,宣传新科技、新信息、新视角的篇章“问世”。甚至一些名不见经传、初出茅庐的新作者的佳作名篇也一同“上市”;还有一些是大名鼎鼎的老学者、老科学家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发表到的见解、坦诚的心历,也被选入教材。所有这些文章的介入,都着实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可见,新课程的改革,不仅触发了传统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动摇了专业知识的堡垒,而且把那些“恃才傲物”的专家行里,也不得不收敛一下自己在课堂上的“嚣张气焰”。

纵观中外教育改革,每一次的改革都着实使人感到需要醍醐灌顶、格物致知,方能适应教改的需求。如,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从一个独特的全新视角来看待事物的复杂性和理性化,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先例;又如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奇妙的克隆》、《送你一束转基因花》等等文章,在教学过程中都闪烁着绚丽的科技时代的色彩。学生喜欢看这样的文章,也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作为老师更应该有这方面的知识素养。否则,就会闹出许多笑话来的。

众所周知,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重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思考与发现,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能够逐步形成积极思考、勇于探究、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记得先前有一位老师在讲科普文章《气候的威力》一文时,为了使文章中出现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在学生提问时处理的天衣无缝,这位语文老师别出心裁的请出了教物理的、数学的、地里的、化学的等多学科的老师加盟,以便随时解答文本和学生的质疑和问题。在这节课上,学生的确学到的一般性的知识“超过了平常”,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师生互动也此起彼伏。可是,课下通过重新看录像资料,大家不难发现,整节课看似很成功,实际上,老师提问题,老师答问题,学生除了看,就是鼓掌笑,根本没有一点的探究模式出现,老师在整节课上充其量起了一个“资料袋”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不无疑忽视了对学生动手动脑的培养,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掘,同时也有悖于新课程理为学生念的提倡。

为此,我们认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除了加强对自己已有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加工”外,还必须强化那些与自然的、社会的、伦理的、新科技的知识的沟通与阅读,以适合现实生活和发展学生独立自主的需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框架下,教师要调整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全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学会合作,主动向其它学科的老师学习,或勤于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做好课程间的沟通、交流与“融资”,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责无旁贷的。

总之,不管怎么说,怎么变,我们要知道语文最终姓“语”,不是“大杂烩”;语文老师也不是个“杂家”、“物流中心”。新课程理念下要求的语文老师,要有能够驾驭教材文本、让学生真正乐于学习的教学艺术能力。你才是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一个新课程改革的真正践行者。需“学以致用”,不需独立思考,就能轻轻松松获得正确答案,“岂不快哉”。试想这样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