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中应注意的现象

                   

                 文/ 祁彩霞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互助性学习。由于它能改善课堂内的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质,是高效课堂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一学习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

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1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几张桌子拼在一起,学生围成一圈。当老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马上开始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教室里很是热闹,可小组内谁也没听清同学的发言,甚至有的连自己说了什么都不清楚。当老师让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时,总有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组的发言,更多的只是陪客、旁观者。

2 学生参与度不够,课堂成了优势学生的展示舞台

由于学生参与程度明显不均衡,个别学生发言频频,多数学生沉默不语,根本不能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小组活动中学生缺乏自制力,注意力不集中,合作学习为一些学困生提供了玩耍的机会,正好活动活动筋骨。由于学生的能力与知识积累有差异,小组合作成了优势学生展示的舞台,他们在讨论和集体交流中无疑成了中心人物。久之,弱势学生成了旁观者,学习讨论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最后小组合作再也不关他们的事了。但小组合作的成绩评定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其他小组成员的成绩也成了他们的成绩,搭顺风车取得了分数。

3、以群体讨论来掩盖学生的独立思考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一问即议”,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最后教师统一大家的认识。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势必使部分学困生,失去了对问题思考的权利,导致他们只静观坐旁听,成了思维敏捷的优等生的陪衬,造成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使教师走入了“重讨论,轻思考,重群体,轻个体”的误区,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学习,掩盖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在讨论过后,是学生探索经验苍白与独立意识流失。 

4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时机有时难以激起学生的研讨激情 

由于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考虑的是课堂教学进度,学情掌握不好,或只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问题,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因素,不管难易程度如何,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具有合作学习的价值,都要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问题没有价值,不能引发学生思考,很难激发起学生讨论的热情,导致教学建构活动成为“空中楼阁”。

   综上所述,我认为小组合作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关键是教师怎么运用,只要做合理恰当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柏庄镇辛店北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