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瓯北职高 翁宣眉
AutoCAD是一门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的课程,在当今世界计算机知识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在CAD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激发兴趣与好奇心,创设创新的动力。
兴趣、好奇心是人的一种带有强烈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创新的触发点,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领路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CAD的第一节课时,我首先让课堂上的学生浏览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在吸引他们的眼球的同时,不失时机地鼓励道:“只要大家认真学习,不出几月时间,你们将比他们画得更好。”然后,我拿出一些用CAD做的板图作业与学生手工绘制的图纸相比较,并指出手工绘图中的问题,如“线条粗细不均匀、圆弧连接处不光滑、涂擦得太多使得图纸不清洁”等等,而这些问题在CAD 绘图中却不会出现。
二、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问题式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来学习。教师故意设置悬念、引导思考,然后在学生疑惑不解之中加以点拨,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如,刚学了利用CAD作直线、矩形的画法,我就让学生画A4的图幅、图框及标题栏。学生很轻松地画完图幅和图框,当画到标题栏时,学生觉得太麻烦,有的学生甚至说:“还不如手画得快,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方法吗?”我马上接过学生的疑问:“当然有!”接下来,我细致地介绍了偏移和修改命令的应用,最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断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密不可分。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应该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创新。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我做到了如下几点:
(一)上机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最重要的一环,是学生运用知识、发挥创新能力的平台,是引导学生走向更高层次的舞台。每次的上机训练总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新知识的巩固与提高,主要是完成印发在练习纸上的做图题;第二部分是自由发挥部分(要求学习基础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尝试),可以是以前《机械制图》的作业,也可以是周围物品的图形,内容要求与所学的新知识相关。通过上机,学生不仅掌握了正确的绘图方法和技巧,又培养了良好的设计思维和创造思维。
(二)当有学生遇到难题时,我并不急于解答,而是把问题推向全班学生,让学生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通过讲评,说明各种方案的优劣。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更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培养了他们肯去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鼓励学生多联想,不断开拓知识领域。例如:在以“表面粗糙度符号”为例,学习完“块的制作”后,我鼓励学生联系机械制图所学的知识,寻找另外可以制作的“块”。结果,学生不仅将“标题栏”制成了“块”,还将螺钉、螺帽、垫片等都制成了“块”。
四、训练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应摒弃传统教学中的“重求同,轻求异”的思想,注重学生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新性。在平时练习过程中,我总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同一个物体。例如,在讲解如何画键槽时,有的学生用常规的画圆再修剪的方法来画,还会用圆角命令以及用PLINE命令来画,作图过程又快又好。
在画装配图时,如果按常规一点、一线来画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我就提示学生:“所谓的装配就是将一个个合格的零件组合成部件或机器的过程。你们画装配图时,也可以借鉴一下实际生产过程中装配的过程呀。”学生恍然大悟,于是将一个个的零件都制作成“块”,再将这些“块”进行“装配”,然后对整体进行必要的编辑和修改。
五、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主设计的创新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那么如何在CAD的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呢?
将CAD与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解决生产与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到学校校办工厂或车、钳、刨、铣等各种实习场所进行生产实践。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中,学生独立发现或获取新知识、新思路、新见解、新方法,这些都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另外,在平时的练习中还可特意加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内容,比如利用CAD绘制房屋装修图、家居设计图、电子线路图。有些喜欢搞创意的学生,还用CAD设计了一些简单的服装及花草、人物图。这样的教学不断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开发着奇妙的思维,更重要的是能以CAD作为工具更好地创新,更好地解决各类问题,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总之,为了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不断增强,潜在的发现能力得到发挥,创新意识更加强烈,创新思路更加宽广,教师在CAD课程的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课堂成为创新的阵地,真正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