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县柏庄镇陶家营小学 申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长期以来,那些机械的、单调的、封闭的作业,正逐渐消钝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衰减语文学习的灵性,遏制身心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我认为新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增强作业趣味,激发学生热情
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要使学生一看到作业就有想去实现的“冲动”。例如我们学了几篇有关描写春天的课文后,结合探究型课程,学生可以去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谜语、谚语、古诗、诗歌、文章、故事等等;也可以把看到的、想到的画成图画;可以把踏青的春景拍成照片;也可以编制春天的剪贴小报、手抄小报。 这样,学生在浓浓的兴趣中拓展了“春”的知识,体验了“春”的魅力,激发了对“春”的喜爱之情。同时学生的欣赏、想象等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2、分清作业层次,提高学习效率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身心发展,如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等,由于受到先天条件,后天因素的诸多影响存在差异。同样的作业,有的学生十几分钟就能完成,有的学生则要化上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因此,作业设计要考虑分层,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当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了适当难度的题目后,完成作业就不再有困难,即使有困难,只要努力一下也能较快完成。学生在作业中体会到了乐趣,有了完成作业的动力,当然会向更高的层次挑战。
3、张扬作业个性,发挥学生特长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多彩的书,一首动听的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是千差万别的,有的擅长表演,有的喜欢绘画,有的则善于创作。新型作业的设计就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体现出学生各自的“闪光点”。 我结合学生的特长,请喜欢表演的学生排演课本剧;请喜欢绘画的画几幅图,做成连环画;请喜欢朗诵的学生朗读录音;请喜欢创作的学生续编故事。这样的作业给了学生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发展特长。
4、作业开放,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新型作业要开放,首先是观念上要开放,要树立大语文观,要整合各科的课程,要立足课本,放眼课外。二是作业内容要开放,有旧知与新知相联系的,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还有学习与活动相“接轨”的。三是作业形式要开放,摘、录、写、画、唱、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需要自由选择。四是完成作业的方法要开放,查阅、访谈、观察、实践、操作……可独立,可合作。五是检查评估作业的方式要开放,检查、展示、汇报、交流……评估中过程性与综合性相结合,老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多种,上网浏览,收看电视,翻阅书报,访谈他人,甚至可以实地游览。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创新。
5、适当动手操作,协调多种感官
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过程。完成作文《一次有趣的实验》之前,先规定实验内容,如“鸡蛋浮上来了”,请学生先回家亲手做这个实验,使让人头痛的作文变为一种乐趣,使难懂的科学知识化成可观察的对象。再如教了诗歌《秋天》后,让学生把所学内容画下来,促使学生借助想象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画面,从而使文字与形象配合,课文与画面互补,促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化语言。
6、加强作业探究性,提高综合能力
学了课文后,布置给学生一些探究的题目,既可以拓展课文内容,开放教材;又可以树立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学完《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后,让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积累素材,然后制作各种小报。学生时刻处于“大语文”学习状态,视界得到了有效开拓,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新型小学语文作业的实施,变教师布置为学生自主选择,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学习为综合训练,变个体操练为集体交流,激发了学生作业的热情,给予了学生成功的体验,把作业延伸到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延伸到了相关的领域知识。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有了收获,有了提升,有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