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法  激发兴趣   激活课堂   

      山东省东平县接山一中赵颖

      山东省东平县接山一中徐瑞霞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师,更应创新方法,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激活课堂,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 

一、创设宽松氛围,激发创新力,让课堂气氛活起来  

语文课堂体现人文性的特点,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也才能轻松愉快,充分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例如:在讲《春江花月夜》时,我制作了课件,以一首古筝曲《春江花月夜》伴着一幅春江月夜美景图拉开序幕,让学生欣赏之后描绘一下自己脑海里的春江月夜图。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课堂上充满了欢笑、激情与快乐。

二、巧用新教法,培养创新力,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想,更要推动他们敢干,把创意和构思付诸行动。如执教《曹刿论战》一文,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自定字词方面的学习目标,并让学生根据目标研究学习,然后全班交流难点问题,共同讨论解决。在这堂通读课中由于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小结中纷纷说这节课让他们尝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学到了很多知识,实现了我的最初设想。

三、利用文本,培养发散思维,让学生情感活起来

教学舒婷的《致橡树》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八十年代的爱情诗,它的平等自由、同甘共苦的爱情观,让不少人对爱情有了全新的认识。但任何一部作品,都可能有它值得商榷的地方。那么请大家仔细地读一读,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能否提出修改意见?”争鸣开始了,学生们各抒已见,踊跃发言。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成长,培养一份感悟和理解生活的能力,培养一个健康的心灵,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为重要。

四、走出小课堂,放飞大创新,让学生参与活起来

学到了《北京立交桥》,我让学生回家收集立交桥的相关知识;学到了《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我就让学生查询与这一节相关的故事背景;学到了《生命的意义》,我就让学生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进一步去感受奥斯特洛夫斯基给予我们的精神洗礼。通过课外收集资料,把小课堂和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

总之,只要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语文学习,大胆创新方法、激活课堂,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变为生活、生存的一部分,变成愉悦心灵、提升素质、发散思维、反思历史、感受现实的必经途径和过程,他们就一定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出乎寻常的快乐,就一定能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