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教师不得法,学生不得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求的方面太多,诸如选材、立意、技巧等等,所以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顾及太多,导致产生畏难心理,难以下笔。在此笔者就化解学生畏难心理,轻松作文谈点浅见。
首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从“小处”抓起,即命题小、篇幅小、训练面小。命题小,就是要选择小事命题。如写议论文类的文章,教师可以下这样一个命题,冬天的天气寒冷,教室的窗户是关住好,还是开一、两扇流通空气好。虽然学生会持两种观点,但是写起来肯定有话可说,且能写的有理有据,又能抓住中心。篇幅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学习了某篇佳作以后,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个小片段,仿写某个方面。这样学生写起来就有了参照物,且内容少,篇幅小,写起来也就轻松了。训练面小,就是习作先从单一训练抓起,如语言、外貌、心理、景物等的描写,要根据所学课文的特点,或者教学单元的要求,有侧重地对某个方面进行训练。学生也就能专心地根据训练要求进行观察、思考,写起来也就容易些。总之降低了作文难度,学生的心理压力就减轻了,教师也就能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其次作文训练要贴近学生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生的生活范围小,社会阅历少,所以教师在布置作文的时候,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最熟悉的生活进行训练。如景物描写的作文教学,就不能是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凭空学写作文,写并不存在或没有真切了解的景物。应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景物去观察,走进真实的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景物,为写作作准备。学生有兴趣,观察便特别仔细。课堂上再引导学生回忆观察的内容、角度和变化等,使学生处于生活情景体验之中。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作文就轻松了。
第三作文训练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爱想象的特点,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给学生创设氛围,营造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动”自然就“辞发”了。比如要让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假如我是班长》。班里的生活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班里的事务也是学生经常亲身参与做的。但是如何管理好全班的事务却非易事。因此教师应该在作文前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有了写作的素材,写起来就容易多了。此外还可以根据作文需要,通过学生的体验、观察、电教媒体等多形式、多渠道,营造写作氛围,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冲动,学生作文就自然有话可说了。
总之,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勿急于求成。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尺之台,起于垒土。”作文训练也是如此,要由易到难,由单一训练到综合训练,使学生在写作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