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是否需要阅读课本
牛首一中 王群
笔者近期上了一节公开课,在新课的推进中,对于概念的教学,我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其中有对本节概念特征的思考及与所学过的相近概念的类比思考}。课后,同组不少教师认为:“数学课堂就不能让学生看书;最好是别让学生预习。数学课堂中的知识应当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使学生通过逻辑分析思考而吸收的。数学教材是供给教师阅读的,教师提前阅读教材将所要讲的内容弄懂弄透再‘讲’给学生”。总之一句话:数学课堂不需要阅读教材。
对于这种观点,我回顾自己的实践经验并仔细查阅了相关教育教研资料,觉得该观点过于偏激。认为:不同人的阅读理解水平和阅读侧重点有一定的差驰,若仅靠教师“读”后“讲”给学生“听”,在这一读一讲一听的重重过滤之下,教材内容的本质能否被学生准确理解吸收,我不敢有同等乐观的态度。因此,笔者认为:数学课堂同样需要阅读课本,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原因有三:
(1) 课本的重要性决定了学生需要阅读课本。课本是各学科最重要、处于核心地位的教学材料。课本内容的选择及编排方式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兼顾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尽管现在不断地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尽管课本尚存在不足之处,但不可否认教师所教内容99%的都来源于课本。
(2)数学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阅读课本。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数学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它所研究的对象是抽象的、形式化的思想材料。这也是造成教学难学的原因之一。阅读课本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课本是知识的载体,知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很强,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后知识紧密相连。在阅读课本中,学生能仔细揣摩了解知识是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建立良好的数学认识结构。更何况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能够“自学掌握”的东西,教师为什么非要插手去“引导”、“组织学生学习”呢?再者,教师备课难道不是主要是通过反复阅读课本来“深钻教材”吗?既然如此,又何必不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课本呢?
(3) 阅读课本是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数学课本上展示的不仅仅是概念,命题,例题,习题,还有许多其他内容,如“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还有数学小故事等,这些都是很好的阅读学习材料。上课时教师往往不会讲,这就需要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学习。而且数学教师经常对学生强调的“认真审题”不正是需要“阅读能力”吗?
“教无定法,更无至法。”笔者以上的观点也并不是说所有的数学教学都必须通过“阅读教材”来解决。如同样是概念性教学课程,笔者所采用的“阅读式”教学效果就不径相同。
在上八年级上学期“平方根”一节时,对于平方根概念,我采用让学生带着这样三个问题阅读课本:
(1) 什么是平方根?用数学符号怎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
(2)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3)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有什么数,才有平方根?
(4) 什么叫开方?平方与开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在那节课中,学生通过带着问题阅读课本,边读边思考,不仅弄懂了本节新概念(平方根)的特征,并且在与“算术平方根”的对比、思索之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平方根”概念的本质。在这种“阅读式”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分析、类比、综合、独立思考、归纳等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发挥。根据课堂及课后反馈情况可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受到了听课教研员的高度评价。
但在前不久上“圆”的第一课时,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弦、直径、弧、等弧、优弧、劣弧、等圆”等概念时,笔者同样采用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但收效却甚微。经调查发现:中下等生中23的学生说没有看懂;优等生中也有部分觉得不大明白。第二天,在兄弟班上这节课时,我改换了授课方式,对于这些概念采用图文结合的步步引导启发探究式,即: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并命名,再让学生观察图形特征,然后共同归纳概括出定义。随之又做了一些概念辨析。通过学生反馈得知效果甚好。
课后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原因:“平方根”一节中的概念很单一且属代数性概念,学生自己看书便可理解接受,而圆的相关概念,较多、属几何性概念,其间又有着从属联系,由对直线型图形概念的认识上升到曲线型图形概念,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不易将图文对照,数形结合,自学起来较困难。故更适宜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这些概念。
由此可见,数学学科的特点尤其是难度,决定了数学阅读不仅需要耐心、细致的态度,更需要高水平的智力参与。故,老师在采用什么样的授课方式时,一定要结合内容特征及学生的认知特征,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