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聂村小学 李敬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目的要求结合小学生思维特点,恰当地运用画图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内容,而且还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更加丰富,调动起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
一、运用图画,攻破重点和难点
图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它活生生地摆在学生面前,会定格在脑际里展开联想的翅膀。这不仅使学生较快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极大的激发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知道理的积极性。如教《美丽的公鸡》一课,可能公鸡由昂头到低头的活动变化,把大公鸡原来趾高气扬,骄傲自大的样子变为低头思过,虚心接受评比的态度跃然于黑板,形象地展示大公鸡又高傲到谦虚的心理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小养成谦虚上进的品质是可贵的。这样一下子就解决了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很好的启动了学生的由鸡到人的联想。
二、利用多画面,培养观察能力
在看图作文时,学生面对多幅画或多景点,往往无从下手。遇到这种情形时,老师就要适当的引导学生认识画面上的各种景物和观察整个画面的着眼点。如此,再让他们动眼观察、动脑分析。如讲授看图作文《公园一角》时,光用彩笔画出一个引人注目的喷水池,让学生写出喷水池的样子。然后再画出小亭、长廊、树木、花草、游人等,让学生抓住每个景物的特点仔细观察,进而分析展开联想。
最后,让学生们把观察到的各个景物的不同特点分别写出来。这样看图作文,既训练了学生的有序写景的作文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三、使用图样,掌握字形、字义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感性形象去认识事物,在讲授归类识字潜字前,用薄纸壳画上“潜水艇”和”潜水员”,涂上颜色分别剪下来,在上课时以蓝色的大海为背景把他们挂在黑板上。对于潜字,学生感到笔画多不容易掌握,看到图样就会兴奋活跃起来。这时,老师结合图样讲潜字,即有水旁,而潜水艇和潜水员都是在水里活动,进一步理解潜,即隐藏的意思,组词为:潜藏、潜伏、潜能、潜移默化,等等。通过图样,学生既能认识和掌握潜字,又能达到正确运用潜字的目的。
四、应用景色,激发学习兴趣
在讲《初冬》一课时,教师可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红色的座座房屋、青色的缕缕炊烟、黄绿色的树木、晾晒的金色玉米棒子垛,黑中有黄的广阔的收割完的田野,再添上几朵雪花。一幅北方初冬的农村风光,既创设了具有特色的意境,又丰富了学生飞驰的想象。再如,教授唐诗《山行》时,讲到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光画一辆车,然后在周围画上红色的枫树,问学生“在这美丽的枫林中,是谁的车停下来呢?”答道:“杜牧”。继而又问:“他为什么要停下来呢?”答:“要观赏这美丽的枫林晚景”。再问:“谁来用因果关系讲讲对话内容?”学生们就会异口同声地讲:“因为傍晚枫林景色十分美丽,所以使杜牧不由自主地停下来观赏美景”,从而讲解了“坐”字,也培养了他们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现代教育报2008年10月18日第十二版
古诗“三趣曲”教学法浅谈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聂村小学 李敬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课中“持趣”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
”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我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等。”)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 课文“持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师只要能够合理运用,就能使学生的学诗兴趣保持下去,从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新的学习。 三、课末“增趣”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学生毕竟是学生不是成年人,抽象思维尚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明显。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写人类的)、编故事(多用于叙事类的)、打擂台(多用于哲理性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情性的)、拼字词(多用于绘景类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在距离下课十来分钟时,可征得学生同意,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恰当地布置场景,并邀请一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分别扮演母亲与游子,像演小品一样演《游子吟》。这样一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还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再如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根据它抒情性较强的特点,可引导学生改编原诗,使之成为抒情性较强的记叙文。 课末“增趣”主要是为了使古诗的课堂教学趋于完美,并将有限的课堂古诗资源延伸到无限的课外学习活动中去,所以不宜轻视。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只要能根据诗歌固有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能力等因素,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一定会走出古诗教学的被动局面,使之充满生机。
原刊于现代教育报2008年10月11日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