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成县水泉学校    折冰婷

  

大多数教师面对每次收起来的几十本习作本,总是不辞劳苦地一本一本的批阅着,认真批注、修改,工工整整地写了评语。可是当习作本发到学生手中,大多学生只看一下分数,对我们教师的辛勤汗水无动于衷,就把习作本丢在一边;即使是少数所谓的“好学生”对我们教师的汗水结晶——评语也不大领情,只是象征地一瞥评分,便也毫不客气地将习作本收到抽屉里去了。我教小学语文已多年,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评价学生的习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寻找闪光点,用开放性评价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习作过后最想知道的就是自己的这次作文到底写好了没有,能得到怎样的肯定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谁都想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我认为朗读优秀的习作会让学生有种成就感,更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老师要善于寻找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根据习作的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其做出富于个性化和情感性的评价。在班里,开辟了习作园地,如“优秀日记选”、“小小作家”等栏目,学生想写就写、想贴就贴、想评就评,使班级的习作园地不再是少数人的领地,而是学生弘扬个性、展示自我、流露真情的地方;在家庭中,我让学生们将优秀的作品读给自己的父母听,获得成功的赞许;在社会上,我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积极写作,踊跃投稿,学生的作文能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这是他们最大的奖励。当学生们看见自己的文章刊登在报刊、杂志上时,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就爆发出来,学生们在写作、发表的过程中培养了兴趣,乐于写作。 

    二、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在肯定中指导

  以往教师对学生习作要求都比较高,什么结构完整、首尾呼应、选材典型、词句优美、描写细致,等等词语一直是我们对学生习作的要求,可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是刚刚学习写作的三、四年级孩子来说,这些评价,并不能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积极性,反而不断地对学生习作的热情形成打击。所以我想,指导学生习作的首要任务便是“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只有教师的标准放低了,教师才会以欣赏的眼光来读学生的文章,才会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每一次全心之作。得到尊重的孩子,才更乐于投入到表达上来。也许我们孩子的作文有很多令教师不满意的地方,每一篇作文让教师涂改得面目全非,面面俱到式的评语,让学生看的头都大了,我想这样是教师白费了辛苦,学生根本就是熟视无睹。所以,我想在学生习作的评价中,教师针对每一篇文章,只针对一点或两点来评价,这样让学生逐步地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而鼓励自不必说,我们在要求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积累素材的同时,也要要求自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优美之处的眼睛,多发现孩子写出来的每句话中的精彩,孩子看见自己的文章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自然会减轻内心对作文的恐惧,增加表达的热情。

    三、巧用鼓励性对话进行评价

  翻开学生的习作,发现有些教师所写的评语情况实在叫人难以接受,那种“中心突出”、“条理清楚”、“详略得当”、“书写工整”等标签式的评语,不管哪篇文章都可以套上一两条,硬棒棒的,怎能呼唤学生,怎能激发起学生的创作欲望。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你想到使儿童愿意学习……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他在学习上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鉴此,习作的评语的内容首先要做到“情真”,对学生习作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对照习作目标和要求,把学生习作中取得的成绩归纳出来,予以热情地肯定,让他(她)品尝成功的喜悦让他(她)自己感到我真行,我也能做得好。诸如此类,对写作这一艰苦的劳动产生兴趣;对习作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正确的引导,以商谈的口吻提出修改的意见,并指出这样修改的理由,让学生感到把这地方改过来就会“好上加好”就会更成功了,那就不会因这些失误产生忧伤产生“惧作”心理了。

    四、真心真情,赏识激励,唤起兴趣对写作

  学生每一篇习作的诞生都付出了他们一定的心血和汗水,不管习作的质量如何,孩子对待习作的态度就值得我们肯定和赞扬。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对于不到十岁的孩子在写作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我们应该在批语中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赏识,少一些挑剔;多一些启发,少一些责难;多一些热情,少一些应付。人最原始的本能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赏识与激励,孩子更是如此。学生每每拿回习作本第一件事便是看老师的批语,从老师批语的字里行间去寻思是否被老师肯定、赏识或是激励。所以,对学生习作批注一定要带着老师的真情,哪怕是批评指正的,也一定要真诚,切不可草率行之。“人非草木,熟能无情?”以我们真情的批语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抒发他们心中的真情实感。

  总之,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教师应针对习作教学目标,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引导功能,对学生的习作,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指出学生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望,为学生持续发展作不懈的努力。